山石榴寄元九
山石榴寄元九。唐代。白居易。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杜鵑啼時花撲撲。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江城上佐閑無事,山下劚得廳前栽。爛熳一闌十八樹,根株有數(shù)花無數(shù)。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麹塵。淚痕裛損燕支臉,剪刀裁破紅綃巾。謫仙初墮愁在世,姹女新嫁嬌泥春。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奇芳絕艷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拾遺初貶江陵去,去時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題詩報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當時叢畔唯思我,今日闌前只憶君。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
[唐代]:白居易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江城上佐閑無事,
山下劚得廳前栽。爛熳一闌十八樹,根株有數(shù)花無數(shù)。
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麹塵。淚痕裛損燕支臉,
剪刀裁破紅綃巾。謫仙初墮愁在世,姹女新嫁嬌泥春。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閑折兩枝持在手,
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
奇芳絕艷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拾遺初貶江陵去,
去時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
題詩報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當時叢畔唯思我,
今日闌前只憶君。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江城上佐閑無事,
山下劚得廳前栽。爛熳一闌十八樹,根株有數(shù)花無數(shù)。
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麹塵。淚痕裛損燕支臉,
剪刀裁破紅綃巾。謫仙初墮愁在世,姹女新嫁嬌泥春。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閑折兩枝持在手,
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
奇芳絕豔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拾遺初貶江陵去,
去時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
題詩報我何所雲(yún),苦雲(yún)色似石榴裙。當時叢畔唯思我,
今日闌前隻憶君。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
:
俞明震
洪濤穴蛙黽,岸圮江流橫。落日散寒烏,泊舟心轉(zhuǎn)驚。
吹荻爇殘火,四望無人行。老翁七十馀,煢煢草底生。
洪濤穴蛙黽,岸圮江流橫。落日散寒烏,泊舟心轉(zhuǎn)驚。
吹荻爇殘火,四望無人行。老翁七十馀,煢煢草底生。
宋代:
釋普濟
白鶴五通賢圣,瞥喜瞥嗔無定。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依然錯認。
白鶴五通賢聖,瞥喜瞥嗔無定。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依然錯認。
清代:
丘逢甲
鰲頭龍首總浮名,何事神仙也世情。蝴蝶滿天蟾滿地,莫將隱語賺書生。
鰲頭龍首總浮名,何事神仙也世情。蝴蝶滿天蟾滿地,莫將隱語賺書生。
清代:
姚燮
二鼓黃壘堡,三鼓香城村。旋風飐輪角,沙葉為蔽昏。
大河莽東注,石閘西營屯。奔蹄不受役,縱性投沄渾。
二鼓黃壘堡,三鼓香城村。旋風飐輪角,沙葉為蔽昏。
大河莽東注,石閘西營屯。奔蹄不受役,縱性投沄渾。
明代:
尹臺
軺車戒嚴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行邁,執(zhí)手衢路旁。
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云中鵠,翩翩厲鳴翔。
軺車戒嚴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行邁,執(zhí)手衢路旁。
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雲(yún)中鵠,翩翩厲鳴翔。
元代:
黃庚
譙角咿嗚到枕邊,邊情似向曲中傳。梅花三弄月將晚,榆塞一聲霜滿天。
織錦佳人應有恨,枕戈老將想無眠。爭如二月春風市,賣酒樓頭聽管弦。
譙角咿嗚到枕邊,邊情似向曲中傳。梅花三弄月將晚,榆塞一聲霜滿天。
織錦佳人應有恨,枕戈老將想無眠。爭如二月春風市,賣酒樓頭聽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