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沙
浮沙。明代。釋今無。 余生堪笑笑復嗟,窮谷不走走天涯。天涯道路阻且賒,巨鯨吸風涌浪花。寄身一葉不乘槎,瓊城作客復聞笳。萬里愁心不可遮,西南有土名浮沙。好友招游煙景奢,秋力薄不變蒹葭。朝暮紅生上海霞,但宿鷗鷺死桑麻。萬丈之水不可加,不然頑土何足誇。地腳既短如巖谺,蓬島鰲擎終傾斜。渺小難以蟠龍蛇,四水環(huán)回深且洼。十年之前有僧家,縛茆架屋彈琵琶。嗟吁豈不愧袈裟,我欲乘之作歸艖。
[明代]:釋今無
余生堪笑笑復嗟,窮谷不走走天涯。天涯道路阻且賒,巨鯨吸風涌浪花。
寄身一葉不乘槎,瓊城作客復聞笳。萬里愁心不可遮,西南有土名浮沙。
好友招游煙景奢,秋力薄不變蒹葭。朝暮紅生上海霞,但宿鷗鷺死桑麻。
萬丈之水不可加,不然頑土何足誇。地腳既短如巖谺,蓬島鰲擎終傾斜。
渺小難以蟠龍蛇,四水環(huán)回深且洼。十年之前有僧家,縛茆架屋彈琵琶。
嗟吁豈不愧袈裟,我欲乘之作歸艖。
餘生堪笑笑複嗟,窮谷不走走天涯。天涯道路阻且賒,巨鯨吸風湧浪花。
寄身一葉不乘槎,瓊城作客複聞笳。萬裡愁心不可遮,西南有土名浮沙。
好友招遊煙景奢,秋力薄不變蒹葭。朝暮紅生上海霞,但宿鷗鷺死桑麻。
萬丈之水不可加,不然頑土何足誇。地腳既短如巖谺,蓬島鰲擎終傾斜。
渺小難以蟠龍蛇,四水環(huán)回深且窪。十年之前有僧家,縛茆架屋彈琵琶。
嗟籲豈不愧袈裟,我欲乘之作歸艖。
唐代·釋今無的簡介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jīng),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jiān)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nèi)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 釋今無的詩(798篇) 〕
:
林修竹
池塘半畝新荷小,夢穩(wěn)日方長。藤床竹枕,心平氣爽,初夏風光。
青春何處,年華如逝,無限思量。寄懷只在,風花雪月,恕我清狂。
池塘半畝新荷小,夢穩(wěn)日方長。藤床竹枕,心平氣爽,初夏風光。
青春何處,年華如逝,無限思量。寄懷隻在,風花雪月,恕我清狂。
明代:
孫傳庭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游仙漫問武陵溪。
澗泉響逐歌聲遠,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余潦倒有新題。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遊仙漫問武陵溪。
澗泉響逐歌聲遠,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餘潦倒有新題。
清代:
吳銘道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魯靈宮。
杞宋文何在,齊梁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餘柱下史,身是魯靈宮。
杞宋文何在,齊梁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宋代:
史浩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xié)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里昔游從。
云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xié)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裡昔遊從。
雲(yún)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明代:
張?zhí)熨x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
黎景義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wěn)卜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wěn)蔔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