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嶺道中十八首 其二
梨嶺道中十八首 其二。明代。黃仲昭。 翠壁瀉寒泉,蒼林棲薄霧。日暮白云深,忘卻閩關路。
[明代]:黃仲昭
唐代·黃仲昭的簡介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后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 黃仲昭的詩(425篇) 〕
近代:
劉永濟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雲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明代:
楊士奇
冰霜同是歲寒心,回首江南間闊深。尚有風流何遜在,水邊籬落待重尋。
冰霜同是歲寒心,回首江南間闊深。尚有風流何遜在,水邊籬落待重尋。
明代:
謝肅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云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臨流方嘆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雲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遊子臨流方歎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元代:
馮子振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
蒲庵禪師
古城陰處饒古木,古城城下煙水綠。
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
古城陰處饒古木,古城城下煙水綠。
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
:
吳儼
白屋無遺業,青年自立家。眾皆稱汝儉,我獨惡人奢。
客到惟供茗,春來不種花。有田仍負郭,著意樹桑麻。
白屋無遺業,青年自立家。衆皆稱汝儉,我獨惡人奢。
客到惟供茗,春來不種花。有田仍負郭,著意樹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