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僧李正甫還零丁山
今日僧李正甫還零丁山。明代。張家珍。 靖康一買釣魚船,牢落零丁有幾年。今夜暫同燈下酒,明朝相望島中天。山深麋鹿依弘景,海闊魚龍傍魯連。莫嘆無成當此日,從來賢哲本山川。
[明代]:張家珍
靖康一買釣魚船,牢落零丁有幾年。今夜暫同燈下酒,明朝相望島中天。
山深麋鹿依弘景,海闊魚龍傍魯連。莫嘆無成當此日,從來賢哲本山川。
靖康一買釣魚船,牢落零丁有幾年。今夜暫同燈下酒,明朝相望島中天。
山深麋鹿依弘景,海闊魚龍傍魯連。莫歎無成當此日,從來賢哲本山川。
唐代·張家珍的簡介
張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東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龍俱布衣。明桂王永歷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從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歿,與總兵陳鎮國擁殘卒數萬于龍門以圖恢復,旋以兄蔭拜錦衣衛指揮使。廣州再破,隱于鐵園,家居養父,折節讀書,年未及三十而卒。遺作由友人編為《寒木居詩鈔》一卷。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張家珍詩,以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〇六)東莞寓園祖若舊廬刊《寒木居詩鈔》為底本,參校民國二十一至二十三年東莞張伯楨纂《滄海叢書》本《張文烈遺集》附刻之《寒木居詩鈔》。
...〔
? 張家珍的詩(86篇) 〕
宋代:
王珪
五云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
寶藏發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
五雲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
寶藏發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
:
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雲何處遊。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宋代:
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斩缅肺牟貙殬嫞环犟淖釉捳嫒?。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宋代:
黃裳
海岱東西六轉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海岱東西六轉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近代:
金克木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v橫盲左凌云筆,寂寞人間白玉樓。
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v橫盲左淩雲筆,寂寞人間白玉樓。
情脈脈,意悠悠??諔鸭覈沤癯?。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