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寺
寶林寺。元代。鮮于樞。 越國龜峰寺,樓臺曜錦翚。許詢初有造,徐浩久相依。開戶瑯玕裂,登山窣堵危。昔聞禪板少,今見講花飛。禱雨靈鰻躍,看云老鶴歸。童烹羅漢菜,客禮國師衣。白足三千指,蒼松四十圍。星河上界近,煙火下方微。浮世自榮辱,深林無是非。天臺五臺遠,何必更驂騑。
[元代]:鮮于樞
越國龜峰寺,樓臺曜錦翚。許詢初有造,徐浩久相依。
開戶瑯玕裂,登山窣堵危。昔聞禪板少,今見講花飛。
禱雨靈鰻躍,看云老鶴歸。童烹羅漢菜,客禮國師衣。
白足三千指,蒼松四十圍。星河上界近,煙火下方微。
浮世自榮辱,深林無是非。天臺五臺遠,何必更驂騑。
越國龜峰寺,樓臺曜錦翚。許詢初有造,徐浩久相依。
開戶瑯玕裂,登山窣堵危。昔聞禪闆少,今見講花飛。
禱雨靈鰻躍,看雲老鶴歸。童烹羅漢菜,客禮國師衣。
白足三千指,蒼松四十圍。星河上界近,煙火下方微。
浮世自榮辱,深林無是非。天臺五臺遠,何必更驂騑。
唐代·鮮于樞的簡介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 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后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歷,后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于當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傳。
...〔
? 鮮于樞的詩(51篇) 〕
清代:
潭溥
載酒茱萸合,尋山粵秀開。海光浮地出,秋氣并云來。
烽火連邊徼,艱危憶將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滿蒿萊。
載酒茱萸合,尋山粵秀開。海光浮地出,秋氣并雲來。
烽火連邊徼,艱危憶將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滿蒿萊。
明代:
盧龍云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咸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鹹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宋代:
陸游
扁舟夜載石帆月,雙屨曉穿天柱云。
八十老翁能辦此,不須身將渡遼軍。
扁舟夜載石帆月,雙屨曉穿天柱雲。
八十老翁能辦此,不須身將渡遼軍。
:
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裡、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餘霞霜發。
宋代:
王十朋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躋。雪深封佛壟,云暗鎖桃溪。
流水無還有,亂山高復低。欲尋劉阮洞,歸路恐成迷。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躋。雪深封佛壟,雲暗鎖桃溪。
流水無還有,亂山高複低。欲尋劉阮洞,歸路恐成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