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石
羅漢石。宋代。曾季貍。 吾聞大幻師,種種示方便。雖于土石中,神力亦周遍。君看此翠瑯,乃有羅漢面。殷勤作禮相,形質皆可辨。初觀頂相殊,次觀雙足現。僧袍如輕綃,風舉勢轉旋。得非方廣尊,影落此石片。千年磨不盡,若堅金百煉。我來一瞻敬,贊嘆未曾見。摩挲諦玩久,欲去反留戀。叮嚀善守護,尊者俱神變。會當清夜闌,神光照金殿。
[宋代]:曾季貍
吾聞大幻師,種種示方便。雖于土石中,神力亦周遍。
君看此翠瑯,乃有羅漢面。殷勤作禮相,形質皆可辨。
初觀頂相殊,次觀雙足現。僧袍如輕綃,風舉勢轉旋。
得非方廣尊,影落此石片。千年磨不盡,若堅金百煉。
我來一瞻敬,贊嘆未曾見。摩挲諦玩久,欲去反留戀。
叮嚀善守護,尊者俱神變。會當清夜闌,神光照金殿。
吾聞大幻師,種種示方便。雖于土石中,神力亦周遍。
君看此翠瑯,乃有羅漢面。殷勤作禮相,形質皆可辨。
初觀頂相殊,次觀雙足現。僧袍如輕綃,風舉勢轉旋。
得非方廣尊,影落此石片。千年磨不盡,若堅金百煉。
我來一瞻敬,贊歎未曾見。摩挲諦玩久,欲去反留戀。
叮嚀善守護,尊者俱神變。會當清夜闌,神光照金殿。
唐代·曾季貍的簡介
撫州臨川人,字裘父,號艇齋。曾宰曾孫。師事呂本中、韓駒,又與朱熹、張栻游。舉進士不第,終身隱居,人爭薦之,皆不起。有《艇齋雜著》、《論語訓解》、《艇齋詩話》。
...〔
? 曾季貍的詩(15篇) 〕
明代:
童冀
海子橋西風大作,撲面驚砂似飛雹。蹇驢局促驅不前,仆夫睢盱行屢卻。
傍人指點笑相語,誰遣先生此行樂。韓公半醉紗帽偏,童子竦立高吟肩。
海子橋西風大作,撲面驚砂似飛雹。蹇驢局促驅不前,仆夫睢盱行屢卻。
傍人指點笑相語,誰遣先生此行樂。韓公半醉紗帽偏,童子竦立高吟肩。
清代:
申涵昐
仗劍從戎去,堂留綠野虛。園丁晨掃徑,奴子夜烹魚。
灞上誰開壘,西湖正跨驢。清時無戰伐,衛霍有閑居。
仗劍從戎去,堂留綠野虛。園丁晨掃徑,奴子夜烹魚。
灞上誰開壘,西湖正跨驢。清時無戰伐,衛霍有閑居。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明代:
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元代:
王逢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
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竈兵擁雙霓旌。
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
唐代:
權德輿
書來遠自薄寒山,繚繞洮河出古關。
今日難裁秣陵報,薤歌寥落柳車邊。
書來遠自薄寒山,繚繞洮河出古關。
今日難裁秣陵報,薤歌寥落柳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