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賜新火
清明日賜新火。宋代。曾易簡。 令節傳龍蠟,君恩賜近臣。乍烯煙尚短,初出焰猶新。照耀王侯第,歡呼里巷民。誰知蓬蓽下,還有聚螢人。
[宋代]:曾易簡
令節傳龍蠟,君恩賜近臣。
乍烯煙尚短,初出焰猶新。
照耀王侯第,歡呼里巷民。
誰知蓬蓽下,還有聚螢人。
令節傳龍蠟,君恩賜近臣。
乍烯煙尚短,初出焰猶新。
照耀王侯第,歡呼裡巷民。
誰知蓬蓽下,還有聚螢人。
唐代·曾易簡的簡介
建昌軍南豐人。曾致堯子。有雋才。真宗初,年十三,以神童薦試“清明日賜新火”詩,援筆立就,盛傳于時。后獻所著《唐臣事跡》、《兩漢諫論》,召試舍人院,卒于京師。
...〔
? 曾易簡的詩(1篇) 〕
宋代:
釋勝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近代:
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遊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雲樹迷千裡,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明代:
方獻夫
先生身外固無求,帝問何嘗間隱幽。洛下當年遺盛事,乘傳猶得贊謀猷。
先生身外固無求,帝問何嘗間隱幽。洛下當年遺盛事,乘傳猶得贊謀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