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晚出溪上留連不能去
四月十五日晚出溪上留連不能去。宋代。宋庠。 偶來尋晚景,便覺滌囂煩。岸柳相攙綠,風荷各自翻。歸云何處宿,驚鶩或時喧。不奈滄波闊,鳩山有故源。
[宋代]:宋庠
偶來尋晚景,便覺滌囂煩。
岸柳相攙綠,風荷各自翻。
歸云何處宿,驚鶩或時喧。
不奈滄波闊,鳩山有故源。
偶來尋晚景,便覺滌囂煩。
岸柳相攙綠,風荷各自翻。
歸雲(yún)何處宿,驚鶩或時喧。
不奈滄波闊,鳩山有故源。
唐代·宋庠的簡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xiāng)。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guī)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
? 宋庠的詩(498篇) 〕
宋代:
陳紀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
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fā)總緣愁。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
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fā)總緣愁。
唐代:
周曇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
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圣遣行誅。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
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聖遣行誅。
宋代:
李光
孤村遠浦接微茫,處處經(jīng)行看插秧。卻憶年時住家處,藕花無數(shù)繞林塘。
孤村遠浦接微茫,處處經(jīng)行看插秧。卻憶年時住家處,藕花無數(shù)繞林塘。
:
董紀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zhàn)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zhàn)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清代:
紀昀
大雪幕荒榛,凍云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
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
大雪幕荒榛,凍雲(yún)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
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
明代:
鐘惺
日日移家處處鄰,吳頭楚尾半波臣。罟師嚼米餐烏鬼,舟仆偷錢買白鱗。
鴉食肉能謀底事,獺銜魚欲祭何神。黃頭見我詢潮步,笑是潯陽始過人。
日日移家處處鄰,吳頭楚尾半波臣。罟師嚼米餐烏鬼,舟仆偷錢買白鱗。
鴉食肉能謀底事,獺銜魚欲祭何神。黃頭見我詢潮步,笑是潯陽始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