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吳正獻真
觀吳正獻真。宋代。李廌。 次公不許畫麒麟,孝宣妙選知名臣。拜公之像想風度,乃是云臺子顏之文孫。元豐天子建原廟,王宇萬棟臨端門。累朝名臣儼冠劍,列圣御坐開乾坤。修廊秘殿鎖春色,彷佛音容皆駿奔。相君相業皆元元,旗常彝鼎定書勛。儀形在歿侍神考,英氣噩噩凝天閽。嗣皇方思服盛美,欲考辟公觀列文。君傳茲圖落人世,世人遂得知瑜璠。吾知袁公固有後,能平楚獄竟無冤。召公甘棠猶不伐,衛武之德誰能諼。君不見溫公之像滿人間,愿廣此圖令并傳。
[宋代]:李廌
次公不許畫麒麟,孝宣妙選知名臣。
拜公之像想風度,乃是云臺子顏之文孫。
元豐天子建原廟,王宇萬棟臨端門。
累朝名臣儼冠劍,列圣御坐開乾坤。
修廊秘殿鎖春色,彷佛音容皆駿奔。
相君相業皆元元,旗常彝鼎定書勛。
儀形在歿侍神考,英氣噩噩凝天閽。
嗣皇方思服盛美,欲考辟公觀列文。
君傳茲圖落人世,世人遂得知瑜璠。
吾知袁公固有後,能平楚獄竟無冤。
召公甘棠猶不伐,衛武之德誰能諼。
君不見溫公之像滿人間,愿廣此圖令并傳。
次公不許畫麒麟,孝宣妙選知名臣。
拜公之像想風度,乃是雲臺子顔之文孫。
元豐天子建原廟,王宇萬棟臨端門。
累朝名臣儼冠劍,列聖禦坐開乾坤。
修廊秘殿鎖春色,彷佛音容皆駿奔。
相君相業皆元元,旗常彜鼎定書勳。
儀形在歿侍神考,英氣噩噩凝天閽。
嗣皇方思服盛美,欲考辟公觀列文。
君傳茲圖落人世,世人遂得知瑜璠。
吾知袁公固有後,能平楚獄竟無冤。
召公甘棠猶不伐,衛武之德誰能諼。
君不見溫公之像滿人間,願廣此圖令并傳。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明代:
唐時升
竹蔭巧藏三伏,茶香分入四鄰。
波間先辨來客,石畔長眠醉人。
竹蔭巧藏三伏,茶香分入四鄰。
波間先辨來客,石畔長眠醉人。
宋代:
蘇泂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
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
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明代:
李孫宸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余亦借箴規。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餘亦借箴規。
:
郭諫臣
五更雞唱酒初醒,桂影橫階月滿庭。門外砧敲秋露冷,堂前燭吐夜煙青。
林含爽氣生靈籟,山接長河見落星。宦海茫茫無定所,自憐蹤跡類飄萍。
五更雞唱酒初醒,桂影橫階月滿庭。門外砧敲秋露冷,堂前燭吐夜煙青。
林含爽氣生靈籟,山接長河見落星。宦海茫茫無定所,自憐蹤跡類飄萍。
:
弘歷
九華雙炬照長樓,樓上仙人來往游。今歲看燈有新使,孜孜益凜固金甌。
九華雙炬照長樓,樓上仙人來往遊。今歲看燈有新使,孜孜益凜固金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