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三十首·其二
論詩三十首·其二。金朝。元好問。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可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金朝]:元好問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
可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
可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這首詩反映了元好問推崇建安詩人劉琨的具有雄渾剛健風骨之美的詩歌。他首推曹植和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為詩中“兩雄”,以“坐嘯虎生風”形象地比喻他們的詩歌風格雄壯似虎。曹、劉是建安風骨的杰出代表,鐘嶸評曹植的詩“其源出于國風,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評劉楨“其源出于古詩。仗氣愛奇,動多振艷,真骨凌霜,高風跨俗”。標舉曹劉,實際上是標舉了他們所代表的內容充實、慷慨剛健、風清骨俊的建安文學的優良傳統。
西晉詩人劉琨,被認為“雅壯而多風”(《文心雕龍·才略》),“言壯而情駭”(《文心雕龍·體性》),有“清拔之氣”(《詩品》)。元好問推出劉琨,正是從其可比建安諸子的慷慨悲壯,梗概多氣的藝術風格著眼的。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
清代:
黎愷
孤吟竟何待,坐久衣袂涼。不覺月華墮,但聞風露香。
殘螢度高樹,宿鳥棲叢篁。吾生本淡泊,觸景興彌長。
孤吟竟何待,坐久衣袂涼。不覺月華墮,但聞風露香。
殘螢度高樹,宿鳥棲叢篁。吾生本淡泊,觸景興彌長。
宋代:
張憲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明代:
宋琬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酒民。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隻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築糟丘號酒民。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明代:
陳龍
南浦蒹葭覆釣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涼煙月滄洲晚,憔悴霜風玉樹秋。
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兩字等浮漚。史臣異日書高潔,東漢嚴光是匹儔。
南浦蒹葭覆釣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涼煙月滄洲晚,憔悴霜風玉樹秋。
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兩字等浮漚。史臣異日書高潔,東漢嚴光是匹儔。
金朝:
李俊民
山市家家秉燭游,風檐齊掛月燈毬。不須更用閑妝點,人在鰲峰最上頭。
山市家家秉燭遊,風檐齊掛月燈毬。不須更用閑妝點,人在鰲峰最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