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山亭
宴山亭。宋代。張鎡。 幽夢初回,重陰未開,曉色吹成疏雨。竹檻氣寒,莼畹聲搖,新綠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啟、回廊朱戶。無緒。空望極霓旌,錦書難據。苔徑追憶曾游,念誰伴、秋千彩繩芳柱。犀奩黛卷,鳳枕云孤,應也幾番凝佇。怎得伊來,花霧繞、小堂深處。留住。直到老、不教歸去。
[宋代]:張鎡
幽夢初回,重陰未開,曉色吹成疏雨。竹檻氣寒,莼畹聲搖,新綠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啟、回廊朱戶。無緒。空望極霓旌,錦書難據。
苔徑追憶曾游,念誰伴、秋千彩繩芳柱。犀奩黛卷,鳳枕云孤,應也幾番凝佇。怎得伊來,花霧繞、小堂深處。留住。直到老、不教歸去。
幽夢初回,重陰未開,曉色吹成疏雨。竹檻氣寒,莼畹聲搖,新綠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啟、回廊朱戶。無緒。空望極霓旌,錦書難據。
苔徑追憶曾遊,念誰伴、秋千彩繩芳柱。犀奩黛卷,鳳枕雲孤,應也幾番凝佇。怎得伊來,花霧繞、小堂深處。留住。直到老、不教歸去。
唐代·張鎡的簡介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于是年后。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于陸游。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游。《齊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于世。
...〔
? 張鎡的詩(65篇) 〕
宋代:
徐積
吳有朱夫子,相知凡幾年。心憐閉門叟,書附過江船。
行已為人表,文應許世傳。臨風有馀誨,時復慰皤然。
吳有朱夫子,相知凡幾年。心憐閉門叟,書附過江船。
行已為人表,文應許世傳。臨風有馀誨,時複慰皤然。
明代:
胡應麟
寥落黃初后,詞壇更幾人。齊梁紛藻繪,元宋轉荊榛。
盛世占龍馬,明時起鳳麟。黃河懸日月,嵩岳降星辰。
寥落黃初後,詞壇更幾人。齊梁紛藻繪,元宋轉荊榛。
盛世占龍馬,明時起鳳麟。黃河懸日月,嵩嶽降星辰。
明代:
黃廷用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
明代:
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后,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後,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
董紀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
弘歷
云生澗戶封,江瀉天門斷。壺中日月長,世外塵囂判。
懸崖策杖人,寄興在霄漢。
雲生澗戶封,江瀉天門斷。壺中日月長,世外塵囂判。
懸崖策杖人,寄興在霄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