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
離騷。唐代。陸龜蒙。 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
[唐代]:陸龜蒙
譯文
屈原寫出《天問》《招魂》這樣膾炙人口的佳作,卻仍無法將他的心意傳達至君王面前。
哪里知道再奇麗的詩句,終究抵不過那小人的一句惡意重傷啊!
注釋
天問:《天問》為屈原被逐后,見到楚國先王的宗廟以及王室公卿之祠堂,四下游覽之后,身體疲憊,于壁畫下修養精神,抬頭正看到所繪圖案,于是在墻壁上書寫了文字,以抒發心中的憤懣之情的長篇詩作。
招魂:楚辭中一篇獨具特色的作品,它是模仿民間招魂習俗寫成的,其中又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存在爭議,一說屈原為“呼喚楚懷王的靈魂回到楚國來”而作;一說宋玉“哀屈原魂魄放佚”,因而作。
徹:穿透。
閽:宮門。
豈知:哪里知道。
敵:抵擋。
參考資料:
1、古詩文網經典傳承志愿小組.白馬非馬譯注,作者郵箱:930331075@qq.com
唐代·陸龜蒙的簡介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
? 陸龜蒙的詩(479篇) 〕
清代:
吳藻
閣雨云疏,弄晴風小,薄寒惻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鉤。
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板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游。
閣雨雲疏,弄晴風小,薄寒惻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鈎。
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闆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遊。
唐代:
貫休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
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斗馀。半斜半傾山衲濕,
張顛顛後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
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鬥馀。半斜半傾山衲濕,
清代:
史善長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
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
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
明代:
梁有譽
頻年烽火滯天涯,隱幾蕭條感物華。萬里春衣空過雁,千村寒食自飛花。
人間謾憶沖星劍,海上虛疑貫月槎。自惜不才成傲吏,一辭神武即煙霞。
頻年烽火滯天涯,隱幾蕭條感物華。萬裡春衣空過雁,千村寒食自飛花。
人間謾憶沖星劍,海上虛疑貫月槎。自惜不才成傲吏,一辭神武即煙霞。
明代:
林光
篇詩曾記詠留侯,二十年來亦浪游。黃石老人今在否,北風吹我過邳州。
篇詩曾記詠留侯,二十年來亦浪遊。黃石老人今在否,北風吹我過邳州。
宋代:
吳芾
自度吾生不久長,老懷猶自愛風光。
春來扶杖觀花急,夏到穿林看筍忙。
自度吾生不久長,老懷猶自愛風光。
春來扶杖觀花急,夏到穿林看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