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秋夜
秋夜雨·秋夜。宋代。蔣捷。 黃云水驛秋笳噎。吹人雙鬢如雪。愁多無奈處,謾碎把、寒花輕撧。紅云轉入香心里,夜漸深、人語初歇。此際愁更別。雁落影、西窗斜月。
[宋代]:蔣捷
黃云水驛秋笳噎。吹人雙鬢如雪。愁多無奈處,謾碎把、寒花輕撧。
紅云轉入香心里,夜漸深、人語初歇。此際愁更別。雁落影、西窗斜月。
黃雲水驛秋笳噎。吹人雙鬢如雪。愁多無奈處,謾碎把、寒花輕撧。
紅雲轉入香心裡,夜漸深、人語初歇。此際愁更別。雁落影、西窗斜月。
全詞主要表現主人公漂泊異鄉、有家難歸、故國不堪回首的悲愁。
詞的上片首句“黃云水驛秋笳噎”通過特定的天氣環境(即大雪將至前的黃沙烏云)、特定的棲居環境(水中驛站)以及邊地特有的樂器聲(胡笳發出哽咽的聲音),借景抒情,表達了主人公輾轉漂泊之愁。“吹人雙鬢如雪”句采用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極寫主人公暮年衰老之愁。“愁多無奈處”直抒胸臆,表達自己內心無法排遣之愁緒之深。“謾碎把、寒花輕撅”一句采用動作的細節描寫,把主人公愁緒無法排遣,不停敲擊滿樹寒花,直至將其敲碎的特定動作表現得十分細膩傳神。
詞的下片又黃昏寫到夜深,“紅云轉入香心里”三句寫晚霞已逝,夜已漸深,人們都已經歇息。而主人公此時更是輾轉反側,愁緒更濃,抬眼望窗外,“雁落影,西窗斜月”兩句以景結情。漂泊的大雁留下孤單的影子,一輪斜月掛在西窗外。詞人通過“雁影”和“斜月”這兩個深秋特有的意象,將主人公漂泊他鄉、家園難歸,故國不堪回首的悲愁和無奈表現的含蓄深刻,達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唐代·蔣捷的簡介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咸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于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并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
...〔
? 蔣捷的詩(110篇) 〕
明代:
李夢陽
天下軍儲盡海頭,材官郡國遍防秋。若道成功無造偽,豈應屠賈坐封侯。
天下軍儲盡海頭,材官郡國遍防秋。若道成功無造僞,豈應屠賈坐封侯。
宋代:
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
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
頻呼小玉元無事,隻要檀郎認得聲。
:
秦鴻
風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韉靮。
風兮吾心其淅淅,雲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韉靮。
唐代:
陳元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聖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清代:
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幹。
:
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