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江南月
望江南·江南月。宋代。王琪。 江南月,清夜滿西樓。云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沉鉤。圓缺幾時休。星漢迥,風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天上共悠悠。
[宋代]:王琪
王琪的這首詠月詞,借景抒懷,托物言情:夜月的圓缺不休,象征人事的聚散無常;嫦娥的形象寄寓深沉而痛切的離愁,寫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全詞寫景生動,體物精微,意境悠遠,含蓄蘊藉。
起句“江南月,清夜滿西樓”,寫一個天朗氣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灑滿了西樓。“云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沉鉤。”月升月落,月圓月缺,不知重復了多少次。上句寫天上月,云堆散開之時,圓月如冰鑒(鏡)高懸天宇;下句寫江中月,浪花綻放深處,缺月似玉鉤沉落江心。前句“鑒”寫月圓,后句“鉤”寫月缺:“冰吐鑒”、“玉沉鉤”,句式新穎別致。本應是“冰鑒”、“玉鉤”為詞,作者以動詞“吐”、“沉”隔開名詞詞組“冰鑒”、“玉鉤”,這樣冰、玉狀月色的皎潔;鑒、鉤描明月的形態,不僅句式有頓挫峭撥之妙,而且詞意上也頗具匠心。上片結句“圓缺幾時休”,既承接收攏了前兩句,又以月圓月缺何時了的感慨,十分自然地開啟了下片。
下片首句“星漢迥,風露入新秋”,寫斗轉星移,銀河迢迢,不覺又是金風玉露的新秋。“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月中丹桂四時不謝,雖然它不會因秋而凋零;但月中嫦娥離群索居,無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體驗到了離別的痛苦。素娥,嫦娥之別稱。丹桂,神話傳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斫之,樹創隨合(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結句“天上共悠悠”,道出了人間離人和天上嫦娥,都為月缺人分離、月圓人未圓而黯然神傷。悠悠,憂思綿遠的樣子。一個“共”字,收到了“一石擊雙鳥”的藝術效果。
這首詠月詞,留給讀者的回味是深長悠遠的。那清麗瀟灑、簡約含蓄的風致,確乎是人們難以忘懷的。
唐代·王琪的簡介
王琪:字君玉,生于華陽(今四川成都),徙舒(今安徽廬江)。他是王罕之子、王珪的從兄。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
? 王琪的詩(28篇) 〕
清代:
張鶴齡
窈窕排丹闥,回翔出鈿車。春旗拂岸柳,輕吹落山花。
似出齊遄室,將宴楚章華。夷庚休畏險,峻坂隔褒斜。
窈窕排丹闥,回翔出鈿車。春旗拂岸柳,輕吹落山花。
似出齊遄室,將宴楚章華。夷庚休畏險,峻坂隔褒斜。
宋代:
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幹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
宋代:
丘處機
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壺閬苑海東西。仙人玉女時游集,不許桃源過客迷。
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壺閬苑海東西。仙人玉女時遊集,不許桃源過客迷。
元代:
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
聶紺弩
少女玩過又賜死,居然多情圣天子。長生殿同長恨歌,不及華清一勺水。
華清池水今尚溫,書已封建鬼道理。我見華清感更深,中有馬嵬陳玄禮。
少女玩過又賜死,居然多情聖天子。長生殿同長恨歌,不及華清一勺水。
華清池水今尚溫,書已封建鬼道理。我見華清感更深,中有馬嵬陳玄禮。
:
王洪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
內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雲淨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
內苑分來瑤草合,禦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