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墨云拖雨過西樓
江城子·墨云拖雨過西樓。宋代。蘇軾。 墨云拖雨過西樓。水東流,晚煙收。柳外殘陽,回照動簾鉤。今夜巫山真個好,花未落,酒新篘。美人微笑轉星眸。月花羞,捧金甌。歌扇縈風,吹散一春愁。試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
[宋代]:蘇軾
墨云拖雨過西樓。水東流,晚煙收。柳外殘陽,回照動簾鉤。今夜巫山真個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轉星眸。月花羞,捧金甌。歌扇縈風,吹散一春愁。試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
墨雲拖雨過西樓。水東流,晚煙收。柳外殘陽,回照動簾鈎。今夜巫山真個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轉星眸。月花羞,捧金甌。歌扇縈風,吹散一春愁。試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
上片主要寫景,隨著時間的推移,依次寫出傍晚帶雨的烏云在樓頭灑落一陣驟雨之后又飄往他方。水向東流,云收霧斂,夕陽映柳,風吹簾動。這意象紛呈又氣脈連貫的景色,組成了一幅幅動態的畫面,美不勝收,加之鮮花美酒,使詞人情不自禁地贊嘆這良辰美景。又用“巫山”為美人的出場作了鋪墊。
下片轉入描寫美人。從“美人”起五句都是刻畫美人的情態,這是一個明眸如星、巧笑顧盼、翩若驚鴻、輕歌曼舞的美麗形象,她的舞扇帶來的縷縷清風,吹散了凝結在詞人心頭的愁云。最后三句化用杜牧詩句,似乎自己已沉醉于酒色美景,忘懷一切了。用反問句,流露了他心頭的苦悶。詞人固然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暫時忘掉了一切,但前不久在潁州因久雪百姓饑餓自己徹夜不眠,到揚州后吏胥催租,百姓無以為生,自己無力拯救的情景,仍歷歷在目。百姓的疾苦和自己的遭際,釀成濃濃的愁云,積壓于心頭。他只能借酒澆愁。歡娛吹散春愁只是暫時的,詞人盡管狂放豪爽,但深隱于心頭的創痛,卻是無計消除的,曠達的筆觸,只能使讀者更體會到他內心的痛苦。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明代:
曹義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云野樹思茫茫。別來每嘆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雲野樹思茫茫。別來每歎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清代:
孫原湘
爐煙搖漾奈風何,似妾心頭委曲多。擔得虛名招嫉妒,悔因堅約致蹉跎。
雙關語秘瞞青鳥,一尺身懸抵絳河。剩有悲愁相對分,不忙時節定來過。
爐煙搖漾奈風何,似妾心頭委曲多。擔得虛名招嫉妒,悔因堅約緻蹉跎。
雙關語秘瞞青鳥,一尺身懸抵絳河。剩有悲愁相對分,不忙時節定來過。
:
舒坦
萬松偃蹇插云根,四面諸峰盡子孫。
日日飛煙云霧斂,不妨掌上看乾坤。
萬松偃蹇插雲根,四面諸峰盡子孫。
日日飛煙雲霧斂,不妨掌上看乾坤。
金朝:
馮璧
吏部能開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吏部能開衡嶽雲,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
何絳
坡山渡口春草齊,番山謝豹山中啼。可憐一夜瀟瀟雨,猶向東風憶蜀西。
坡山渡口春草齊,番山謝豹山中啼。可憐一夜瀟瀟雨,猶向東風憶蜀西。
宋代:
郭祥正
飄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云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
飄然忽作五峰遊,三伏誰知冷似秋。為在深雲更深處,手提白羽看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