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入杉嶺
喜入杉嶺。宋代。李呂。 行盡山嶺頭,歡喜入鄉關。憶昨冒雨去,寒澀亦多端。處登糧綱船,出入狗竇寬。水漲泊無岸,水落淺湊灘。直待負水順,搖艫離江灣。虺蜴微細物,托龍逞神奸。篙工精禱罷,頃刻過千山。脫或涉不契,風波生坐間。竄身輙拘滯,伍咐仍比頑。疑慮狐小潤滑,進退羊獨藩。僅得黃義叟,可與話歲寒。論文消永日,長歌當夜闌。傳聞白水發,川途阻瀰漫。余益動歸心,掉首辭彎跧。悵懷陶靖節,不肯效一官。況為太倉鼠,蠶食殊未安。肩輿走泥涂,仆夫愁險艱。附舟計已左,且復行路難。見向恨不早,興盡而知還。明朝得善達,那假生羽翰。稚子爭候門,細君卷簾看。真樂未渠央,茅檐共團圞。尚論數千歲,窺管才一斑。稍定理殘編,補綴令可觀。尚友天下士,博約加雕鑽。游談若無味,素手空厚顏。度事通神明,至理吾豈慳。設有無父國,而后不可干。
[宋代]:李呂
行盡山嶺頭,歡喜入鄉關。
憶昨冒雨去,寒澀亦多端。
處登糧綱船,出入狗竇寬。
水漲泊無岸,水落淺湊灘。
直待負水順,搖艫離江灣。
虺蜴微細物,托龍逞神奸。
篙工精禱罷,頃刻過千山。
脫或涉不契,風波生坐間。
竄身輙拘滯,伍咐仍比頑。
疑慮狐小潤滑,進退羊獨藩。
僅得黃義叟,可與話歲寒。
論文消永日,長歌當夜闌。
傳聞白水發,川途阻瀰漫。
余益動歸心,掉首辭彎跧。
悵懷陶靖節,不肯效一官。
況為太倉鼠,蠶食殊未安。
肩輿走泥涂,仆夫愁險艱。
附舟計已左,且復行路難。
見向恨不早,興盡而知還。
明朝得善達,那假生羽翰。
稚子爭候門,細君卷簾看。
真樂未渠央,茅檐共團圞。
尚論數千歲,窺管才一斑。
稍定理殘編,補綴令可觀。
尚友天下士,博約加雕鑽。
游談若無味,素手空厚顏。
度事通神明,至理吾豈慳。
設有無父國,而后不可干。
行盡山嶺頭,歡喜入鄉關。
憶昨冒雨去,寒澀亦多端。
處登糧綱船,出入狗竇寬。
水漲泊無岸,水落淺湊灘。
直待負水順,搖艫離江灣。
虺蜴微細物,托龍逞神奸。
篙工精禱罷,頃刻過千山。
脫或涉不契,風波生坐間。
竄身輙拘滯,伍咐仍比頑。
疑慮狐小潤滑,進退羊獨藩。
僅得黃義叟,可與話歲寒。
論文消永日,長歌當夜闌。
傳聞白水發,川途阻瀰漫。
餘益動歸心,掉首辭彎跧。
悵懷陶靖節,不肯效一官。
況為太倉鼠,蠶食殊未安。
肩輿走泥塗,仆夫愁險艱。
附舟計已左,且複行路難。
見向恨不早,興盡而知還。
明朝得善達,那假生羽翰。
稚子爭候門,細君卷簾看。
真樂未渠央,茅檐共團圞。
尚論數千歲,窺管才一斑。
稍定理殘編,補綴令可觀。
尚友天下士,博約加雕鑽。
遊談若無味,素手空厚顔。
度事通神明,至理吾豈慳。
設有無父國,而後不可幹。
唐代·李呂的簡介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
? 李呂的詩(224篇) 〕
清代:
申涵昐
仗劍從戎去,堂留綠野虛。園丁晨掃徑,奴子夜烹魚。
灞上誰開壘,西湖正跨驢。清時無戰伐,衛霍有閑居。
仗劍從戎去,堂留綠野虛。園丁晨掃徑,奴子夜烹魚。
灞上誰開壘,西湖正跨驢。清時無戰伐,衛霍有閑居。
近代:
黃綺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
宋代:
戴炳
結屋新亭好,登臨雅興長。心融八窗白,塵隔九衢黃。
泛菊金英碎,嘗粳玉顆香。更期梅著蕊,來賞小春光。
結屋新亭好,登臨雅興長。心融八窗白,塵隔九衢黃。
泛菊金英碎,嘗粳玉顆香。更期梅著蕊,來賞小春光。
宋代:
劉筠
豪家抱甕擅風流,更燎薰爐白雪樓。
魯筆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換鹔鹴裘。
豪家抱甕擅風流,更燎薰爐白雪樓。
魯筆休分科鬥字,蜀都且換鹔鹴裘。
唐代:
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
:
寇夢碧
或為挺拔或支離,筆妙能參造化奇。不用補天嘆芹圃,愿供拾級作人梯。
或為挺拔或支離,筆妙能參造化奇。不用補天歎芹圃,願供拾級作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