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宋代。蔡松年。 玻璃北潭面,十丈藕花秋。西樓爽氣千仞,山障夕陽愁。誰謂弓刀塞北,忽有冷泉高竹,坐我澤南州。準備黃塵眼,管領白蘋洲。老生涯,向何處,覓菟裘。倦游歲晚一笑,端為野梅留。但得白衣青眼,不要問囚推按,此外百無憂。醉墨薔薇露,灑遍酒家樓。
[宋代]:蔡松年
玻璃北潭面,十丈藕花秋。西樓爽氣千仞,山障夕陽愁。
誰謂弓刀塞北,忽有冷泉高竹,坐我澤南州。準備黃塵眼,管領白蘋洲。
老生涯,向何處,覓菟裘。倦游歲晚一笑,端為野梅留。
但得白衣青眼,不要問囚推按,此外百無憂。醉墨薔薇露,灑遍酒家樓。
玻璃北潭面,十丈藕花秋。西樓爽氣千仞,山障夕陽愁。
誰謂弓刀塞北,忽有冷泉高竹,坐我澤南州。準備黃塵眼,管領白蘋洲。
老生涯,向何處,覓菟裘。倦遊歲晚一笑,端為野梅留。
但得白衣青眼,不要問囚推按,此外百無憂。醉墨薔薇露,灑遍酒家樓。
唐代·蔡松年的簡介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堅,因家鄉別墅有蕭閑堂,故自號蕭閑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學家。宋宣和末從父守燕山,宋軍敗績隨父降金,天會年間授真定府判官。完顏宗弼攻宋,與岳飛等交戰時,蔡松年曾為宗弼“兼總軍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衛國公,卒謚“文簡”。松年雖一生官運亨通,其作品在出處問題上卻流露了頗為矛盾的思想感情。內心深處潛伏著的民族意識使他感到“身寵神已辱”,作品風格雋爽清麗,詞作尤負盛名,與吳激齊名,時稱“吳蔡體”,有文集《明秀集》傳世。
...〔
? 蔡松年的詩(155篇) 〕
元代:
乃賢
燕人重東作,镕鐵象牛形。角斷苔花碧,蹄穿土銹腥。
遺蹤傳野老,古廟托山靈。一酹壺中酒,穰穰黍麥青。
燕人重東作,镕鐵象牛形。角斷苔花碧,蹄穿土鏽腥。
遺蹤傳野老,古廟托山靈。一酹壺中酒,穰穰黍麥青。
:
弘歷
唧唧散涼聲,因風度響輕。由來喧本寂,不有滅皆生。
宵景聊復玩,秋懷底事縈。黃姑盼牛渚,屈指若為情。
唧唧散涼聲,因風度響輕。由來喧本寂,不有滅皆生。
宵景聊複玩,秋懷底事縈。黃姑盼牛渚,屈指若為情。
宋代:
李綱
雪著溪山澹復濃,行舟疑在玉壺中。云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
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塵跡嘆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雪著溪山澹複濃,行舟疑在玉壺中。雲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
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塵跡歎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明代:
何景明
聞汝西山去,題詩十日還。獨行翠微里,應到玉泉灣。
石璧云孤裊,冬巖菊自斑。煙霞發妙思,高詠眇塵寰。
聞汝西山去,題詩十日還。獨行翠微裡,應到玉泉灣。
石璧雲孤裊,冬巖菊自斑。煙霞發妙思,高詠眇塵寰。
:
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雲何處遊。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唐代:
皇甫冉
北固多陳跡,東山復盛游。鐃聲發大道,草色引行騶。
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北固多陳跡,東山複盛遊。鐃聲發大道,草色引行騶。
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