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惱殺行人
滿江紅·惱殺行人。宋代。康與之。 惱殺行人,東風里、為誰啼血。正青春未老,流鶯方歇。蝴蝶枕前顛倒夢,杏花枝上朦朧月。問天涯、何事苦關情,思離別。聲一喚,腸千結。閩嶺外,江南陌。正是堤楊柳,翠條堪折。鎮日叮嚀千百遍,只將一句頻頻說。道不如歸去不如歸,傷情切。
[宋代]:康與之
惱殺行人,東風里、為誰啼血。正青春未老,流鶯方歇。蝴蝶枕前顛倒夢,杏花枝上朦朧月。問天涯、何事苦關情,思離別。聲一喚,腸千結。閩嶺外,江南陌。正是堤楊柳,翠條堪折。鎮日叮嚀千百遍,只將一句頻頻說。道不如歸去不如歸,傷情切。
惱殺行人,東風裡、為誰啼血。正青春未老,流鶯方歇。蝴蝶枕前顛倒夢,杏花枝上朦朧月。問天涯、何事苦關情,思離別。聲一喚,腸千結。閩嶺外,江南陌。正是堤楊柳,翠條堪折。鎮日叮嚀千百遍,隻將一句頻頻說。道不如歸去不如歸,傷情切。
唐代·康與之的簡介
康與之字伯可,號順庵,洛陽人,居滑州(今河南滑縣)。生平未詳。陶安世序其詞,引與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經傳于晁四丈以道,受書法于陳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駐揚州,與之上《中興十策》,名振一時。秦檜當國,附檜求進,為檜門下十客之一,監尚書六部門,專應制為歌詞。紹興十七年(1147),擢軍器監,出為福建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檜死,除名編管欽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
? 康與之的詩(54篇) 〕
宋代:
謝翱
巖巖百尺屋,山鬼寂四壁。獨抱震馀桐,橫此風中石。
夢見一道者,手持青瓦礫。謂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識。
巖巖百尺屋,山鬼寂四壁。獨抱震馀桐,橫此風中石。
夢見一道者,手持青瓦礫。謂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識。
明代:
吳宣
絲絲楊柳絆行舠,盡數魚龍弄晚濤。南畔一聲何物笛,紫薇垣外客星高。
絲絲楊柳絆行舠,盡數魚龍弄晚濤。南畔一聲何物笛,紫薇垣外客星高。
唐代:
陳子昂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
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
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
王僧孺
楓林曖似畫,沙岸凈如掃。空籠望懸石,回斜見危島。
綠草閑游蜂,青葭集輕鴇。徘徊洞初月,浸淫潰春潦。
楓林曖似畫,沙岸淨如掃。空籠望懸石,回斜見危島。
綠草閑遊蜂,青葭集輕鴇。徘徊洞初月,浸淫潰春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