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濟南守李公擇
寄濟南守李公擇。宋代。蘇轍。 岱陰皆平田,濟南附山麓。山窮水泉見,發(fā)越遍溪谷。分流繞涂巷,暖氣烝草木。下田滿粳稻,秋成比禾菽。池塘浸余潤,菱芡亦云足。辭家四千里,恃此慰窮獨。公従吳興來,苕霅猶在目。應恐齊魯間,長被塵土辱。不知西垣下,滉漾千畝淥。仰見鷗鷺翻,俯視龜魚浴。初來厭桴鼓,稍久捐鞭撲。清詩調嘉賓,夜話繼華燭。飛花暮雪深,浮蟻糟床熟。相對各忘歸,西來自嫌速。人生每多故,樂事難再卜。鉅野一汗漫,河濟相騰蹙。流沙翳桑土,蛟蜃處人屋。農(nóng)畝分沉埋,城門遭板筑。傷心念漂蕩,引手救顛覆。勞苦空自知,吁嗟欲誰告。遙知舊游處,落落空遺躅。平生讀書史,物理粗能矚。歸耕久不遂,終作羝羊觸。賦詩心自驚,請公再三讀。
岱陰皆平田,濟南附山麓。
山窮水泉見,發(fā)越遍溪谷。
分流繞涂巷,暖氣烝草木。
下田滿粳稻,秋成比禾菽。
池塘浸余潤,菱芡亦云足。
辭家四千里,恃此慰窮獨。
公従吳興來,苕霅猶在目。
應恐齊魯間,長被塵土辱。
不知西垣下,滉漾千畝淥。
仰見鷗鷺翻,俯視龜魚浴。
初來厭桴鼓,稍久捐鞭撲。
清詩調嘉賓,夜話繼華燭。
飛花暮雪深,浮蟻糟床熟。
相對各忘歸,西來自嫌速。
人生每多故,樂事難再卜。
鉅野一汗漫,河濟相騰蹙。
流沙翳桑土,蛟蜃處人屋。
農(nóng)畝分沉埋,城門遭板筑。
傷心念漂蕩,引手救顛覆。
勞苦空自知,吁嗟欲誰告。
遙知舊游處,落落空遺躅。
平生讀書史,物理粗能矚。
歸耕久不遂,終作羝羊觸。
賦詩心自驚,請公再三讀。
蘇轍簡介
唐代·蘇轍的簡介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 ? 蘇轍的詩(1499篇) 〕猜你喜歡
二月十二日過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馬頭嶺,鑄兵殘灶。屈氏子孫出示先生遺像,謹題二首 其一
: 黃節(jié)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xiāng)。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