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
東湖。唐代。李觀。 萬象城東雅入詩,半湖云靄捲殘暉。老龍惜雨慵離蟄,迷鷺逢人慣不飛。岸僻自宜安釣石,水清誰礙濯塵衣。使君公退便游此,卻恐吾皇急詔歸。
[唐代]:李觀
萬象城東雅入詩,半湖云靄捲殘暉。老龍惜雨慵離蟄,迷鷺逢人慣不飛。
岸僻自宜安釣石,水清誰礙濯塵衣。使君公退便游此,卻恐吾皇急詔歸。
萬象城東雅入詩,半湖雲靄捲殘暉。老龍惜雨慵離蟄,迷鷺逢人慣不飛。
岸僻自宜安釣石,水清誰礙濯塵衣。使君公退便遊此,卻恐吾皇急詔歸。
唐代·李觀的簡介
李觀(公元766--794年)字元賓,先為隴西人,后家江東。生于唐代宗大歷元年,卒于德宗貞元十年,年二十九歲。(新唐書本傳不載卒于何年。此據韓愈撰墓志及直齋書錄解題)年二十四,舉進士后三年,為貞元八年(公元792年)與韓愈同登第。明年,試博學宏辭,觀中其科,而愈不在選。官太子校書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陸希聲輯其文為《李觀文集》(后人或題《李元賓文集》)三卷,宋初趙昂另輯《后集》二卷,今皆存。觀為文不襲沿前人,獨辟蹊徑,時謂與韓愈相上下。及觀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韓愈稱其“才高于當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賓墓銘》)。
...〔
? 李觀的詩(9篇) 〕
元代:
清珙
玉堂銀燭笙歌夜,金谷羅幃富貴家。爭似道人茅屋里,一天晴月曬梅花。
玉堂銀燭笙歌夜,金谷羅幃富貴家。爭似道人茅屋裡,一天晴月曬梅花。
明代:
張煌言
妒婦死津頭,津亦名「妒婦;」少女相經過,風雨不得渡。
或為蓬垢顏,竊恐逢彼怒。古云粥倉庚,可以療此痼;
妒婦死津頭,津亦名「妒婦;」少女相經過,風雨不得渡。
或為蓬垢顔,竊恐逢彼怒。古雲粥倉庚,可以療此痼;
明代:
程敏政
冬青之木郁蔥蔥,日落水流西復東。
歲歲年年人不同,桃花依舊笑春風。
冬青之木郁蔥蔥,日落水流西複東。
歲歲年年人不同,桃花依舊笑春風。
明代:
郭之奇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御,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禦,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宋代:
穆修
臺前流水眼波明,臺上閑云鬢葉輕。
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
臺前流水眼波明,臺上閑雲鬢葉輕。
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