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鐘岳簡介
唐代·周鐘岳的簡介

周鐘岳(1876—1955),字生甫,號惺庵,劍川金華忠義巷人,白族,鐘岳出生貧寒,刻苦自勵。光緒二十九年(1903)應(yīng)癸卯科鄉(xiāng)試,中第一名,稱解元,1904年,至日本弘文學院留學,肄業(yè)師范。1905年復(fù)進早稻田大學,習法政。曾匯編《師范叢編》10卷,輯譯松村介石《中國教育制度變遷通論》1卷。云南同學創(chuàng)設(shè)“云南雜志社”,鐘岳任總編:撰有《論云南對于中國之地位》及《滇越鐵路贖回之時機及其辦法》等論文。與范熙壬、張耀曾、席聘臣等合組《新譯界》雜志社,從事譯述。博采中外圖籍,寫就《法占安南始末記》一書。
...〔 ? 周鐘岳的詩(1篇) 〕猜你喜歡
題泰州趙子威太守平反王?冤獄之事是時趙子威適除翰林待制
?也銜冤誰與雪,明公公議動乾坤。狂瀾既倒回中砥,白日高懸到覆盆。
一代簡書稱折獄,百年冠蓋見高門。承恩又上金鑾去,萬歲千秋奉至尊。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
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
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