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文襄公歸櫬
送張文襄公歸櫬。清代。陳寶琛。 風吹塵沙如黑煙,城郭慘澹飛紙錢。彌天心事一棺了,丹族此去無日還。為臣獨難古所慨,謝安裴度寧非賢?移山逐日老不給,矧更百慮镵其天。漫漫修夜大星失,覘者于國猶哀憐。寸丹灰盡料未死,儻吁宗祖通靈乾。太行蜿蜒送公處,卅載豈意重隨肩?對談往往但微嘆,此景追味滋涕漣。九原何者算無負?躑躅四顧傷殘年。
[清代]:陳寶琛
風吹塵沙如黑煙,城郭慘澹飛紙錢。彌天心事一棺了,丹族此去無日還。
為臣獨難古所慨,謝安裴度寧非賢?移山逐日老不給,矧更百慮镵其天。
漫漫修夜大星失,覘者于國猶哀憐。寸丹灰盡料未死,儻吁宗祖通靈乾。
太行蜿蜒送公處,卅載豈意重隨肩?對談往往但微嘆,此景追味滋涕漣。
九原何者算無負?躑躅四顧傷殘年。
風吹塵沙如黑煙,城郭慘澹飛紙錢。彌天心事一棺了,丹族此去無日還。
為臣獨難古所慨,謝安裴度甯非賢?移山逐日老不給,矧更百慮镵其天。
漫漫修夜大星失,覘者于國猶哀憐。寸丹灰盡料未死,儻籲宗祖通靈乾。
太行蜿蜒送公處,卅載豈意重隨肩?對談往往但微歎,此景追味滋涕漣。
九原何者算無負?躑躅四顧傷殘年。
唐代·陳寶琛的簡介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 陳寶琛的詩(564篇) 〕
清代:
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
明代:
霍與瑕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禦,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明代:
于慎行
云間神闕九關開,樹杪仙輿萬乘來。霧雨蕭蕭陰輦路,松楸郁郁鎖城臺。
摐金大樂空山應,裸玉崇儀列辟陪。聞道龍衣親負土,漢家原廟不勝哀。
雲間神闕九關開,樹杪仙輿萬乘來。霧雨蕭蕭陰輦路,松楸郁郁鎖城臺。
摐金大樂空山應,裸玉崇儀列辟陪。聞道龍衣親負土,漢家原廟不勝哀。
明代:
王弘誨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
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
宋代:
王邁
弭節稽山樂事多,舊聞一一入搜羅。
臥薪伯業今何在,喬木家聲久不磨。
弭節稽山樂事多,舊聞一一入搜羅。
臥薪伯業今何在,喬木家聲久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