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湯顯祖的詩 > 奉寄李蒼門諫議并呈省院諸公二十韻

奉寄李蒼門諫議并呈省院諸公二十韻

[明代]:湯顯祖

漢壁藍(lán)光遠(yuǎn),秦關(guān)紫氣深。

寶蓮開華岳,仙樹出咸林。

夕拜連封事,宸游費(fèi)雅箴。

國家方有道,天地得無心。

震位遲佳氣,西師急好音。

數(shù)災(zāi)山少木,厥貢土惟金。

漸覺風(fēng)謠苦,長看日氣祲。

繭絲抽欲老,仗馬噤難任。

地大誰為政,天高汝作霖。

英奇才世出,虛薄病年侵。

愧見同門友,愁聞倚柱吟。

越中隨奏計(jì),朝下愜攀尋。

繡轡凌朝踐,清尊薄夜斟。

賞新喧散帙,懷舊默沾襟。

自合王喬履,誰分子賤琴。

羈孤魂莽蒼,朝集意蕭森。

路盡求牽復(fù),春多肯幸臨。

子牟留魏闕,陶令去江潯。

報(bào)玖將遺佩,彈冠擬合簪。

桑榆如薄照,蘭菊待分陰。

湯顯祖簡介

唐代·湯顯祖的簡介

湯顯祖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xué)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yuǎn)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jìn)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shí)行,降為徐聞典史,后調(diào)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quán)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chuàng)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guān)漢卿、王實(shí)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xué)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 ? 湯顯祖的詩(131篇)

猜你喜歡

輞川集二十首。華子岡

唐代裴迪

落日松風(fēng)起,還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次湯士美送蔡季任韻寄士美二首 其一

宋代周孚

君才元落落,吾語只平平。意廣真堪笑,情親卻自驚。

瘦筇殊未到,短笛為誰橫。肺病雖羸甚,猶能倒屣迎。

丹霞元旦

清代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fā)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fēng)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持二十五輪頂彌陀蹈蓮葉贊

宋代釋慧開

機(jī)輪才轉(zhuǎn),作者猶迷。頂

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

明代徐渭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舊封題谷雨,紫砂新罐買宜興。

送李少賓赴舉

唐代皎然

豈謂江南別,心如塞上行。苦云搖陣色,亂木攪秋聲。
周谷雨未散,漢河流尚橫。春司遲爾策,方用靜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