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參知陳、少參梁聯檣為送,盡境始別 其二
謝參知陳、少參梁聯檣為送,盡境始別 其二。明代。戚繼光。 道遠情勞客散時,雙旌何事又相遲?珠江共楫凌江返,宦海同緣別海悲。勝境相攜傷去住,聯舟唱和惜分離。驪駒歌罷家何處,直借高風到嵎夷。
[明代]:戚繼光
道遠情勞客散時,雙旌何事又相遲?珠江共楫凌江返,宦海同緣別海悲。
勝境相攜傷去住,聯舟唱和惜分離。驪駒歌罷家何處,直借高風到嵎夷。
道遠情勞客散時,雙旌何事又相遲?珠江共楫淩江返,宦海同緣別海悲。
勝境相攜傷去住,聯舟唱和惜分離。驪駒歌罷家何處,直借高風到嵎夷。
唐代·戚繼光的簡介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萬歷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 戚繼光的詩(207篇) 〕
元代:
徐賁
千嶂松風百嶂云,春山行遍此尋君。林園花盡逢人少,賴有鶯聲到處聞。
千嶂松風百嶂雲,春山行遍此尋君。林園花盡逢人少,賴有鶯聲到處聞。
:
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F前。
宋代:
梁介
籌邊無它長,幸此歲有秋。
吏無打門宣,民無失業(yè)憂。
籌邊無它長,幸此歲有秋。
吏無打門宣,民無失業(yè)憂。
明代:
王世貞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后旌,浮云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後旌,浮雲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元代:
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復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複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