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堂為子徽賦
春暉堂為子徽賦。元代。郭奎。 游子念離別,有客同故鄉。三歲始一見,春日已載陽。入門敘契闊,拜母升高堂。晴暉曖遲和,卉木含初芳。蘭生欲覆階,桑榆聯景光。妻子勤中饋,珍殽恒自將。眉壽百福具,旨酒盈華觴。飛云淡悠然,采衣爛成章。寸心保終養,庭草萋以長。雖非舊里閭,為樂殊未央。
[元代]:郭奎
游子念離別,有客同故鄉。三歲始一見,春日已載陽。
入門敘契闊,拜母升高堂。晴暉曖遲和,卉木含初芳。
蘭生欲覆階,桑榆聯景光。妻子勤中饋,珍殽恒自將。
眉壽百福具,旨酒盈華觴。飛云淡悠然,采衣爛成章。
寸心保終養,庭草萋以長。雖非舊里閭,為樂殊未央。
遊子念離別,有客同故鄉。三歲始一見,春日已載陽。
入門敘契闊,拜母升高堂。晴暉曖遲和,卉木含初芳。
蘭生欲覆階,桑榆聯景光。妻子勤中饋,珍殽恒自將。
眉壽百福具,旨酒盈華觴。飛雲淡悠然,采衣爛成章。
寸心保終養,庭草萋以長。雖非舊裡閭,為樂殊未央。
唐代·郭奎的簡介
[公元?年至一三六四年]字子章,巢縣人。生年不詳,約卒于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慷慨有志節。早從余闕學,頗稱之。太祖為吳國公,來歸,從事幕府。朱文正開大都督府于南昌,命奎參軍事。文正得罪,奎亦坐誅。奎工詩,著有望云集五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
? 郭奎的詩(199篇) 〕
明代:
李開先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清代:
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牆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闆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清代:
吳重憙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里,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裡,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
嬋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似眉。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恨月時。見說天長在甚處,照教人老待奚為。
嬋娟東面才如鑒,屈曲西邊卻似眉。由此遂多悲與喜,堯夫非是愛吟詩。
:
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脈,圣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大道古今一脈,聖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隻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近代:
余菊庵
昔同潦倒負清狂,一別卅年各自忙。今日相逢何限感,危機躲盡鬢盈霜。
昔同潦倒負清狂,一別卅年各自忙。今日相逢何限感,危機躲盡鬢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