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隱靜山
游隱靜山。宋代。梅堯臣。 心存名山久,積歲未及游。將過值風(fēng)雨,路不通馬牛。丁壯四五人,籃轝時更休。轉(zhuǎn)谷逢煙火,下隰多田疇。偃穟黃壓畝,刈麻東盈丘。始覺山門深,長松如騰虬。直上百余尺,蒼髯葉修修。五峰迎人來,冷逼臺殿秋。石泉出云中,引入舍下流。緣源至巖口,巖底魚可鉤。天昏碧溪去,果熟青猿偷。草樹不盡識,自起詩人羞。濺濺澗水淺,苒苒菖蒲稠。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靈根采九節(jié),試共野僧求。逡巡能致之,衰疾無甚憂。昔聞有釋子,渡江用杯浮。棲心向茲地,埋骨在林陬。駁陰漏斜光,徒欲窮巔幽。夜還南陵郭,幾落猛虎喉。
[宋代]:梅堯臣
心存名山久,積歲未及游。
將過值風(fēng)雨,路不通馬牛。
丁壯四五人,籃轝時更休。
轉(zhuǎn)谷逢煙火,下隰多田疇。
偃穟黃壓畝,刈麻東盈丘。
始覺山門深,長松如騰虬。
直上百余尺,蒼髯葉修修。
五峰迎人來,冷逼臺殿秋。
石泉出云中,引入舍下流。
緣源至巖口,巖底魚可鉤。
天昏碧溪去,果熟青猿偷。
草樹不盡識,自起詩人羞。
濺濺澗水淺,苒苒菖蒲稠。
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
靈根采九節(jié),試共野僧求。
逡巡能致之,衰疾無甚憂。
昔聞有釋子,渡江用杯浮。
棲心向茲地,埋骨在林陬。
駁陰漏斜光,徒欲窮巔幽。
夜還南陵郭,幾落猛虎喉。
心存名山久,積歲未及遊。
將過值風(fēng)雨,路不通馬牛。
丁壯四五人,籃轝時更休。
轉(zhuǎn)谷逢煙火,下隰多田疇。
偃穟黃壓畝,刈麻東盈丘。
始覺山門深,長松如騰虬。
直上百餘尺,蒼髯葉修修。
五峰迎人來,冷逼臺殿秋。
石泉出雲(yún)中,引入舍下流。
緣源至巖口,巖底魚可鈎。
天昏碧溪去,果熟青猿偷。
草樹不盡識,自起詩人羞。
濺濺澗水淺,苒苒菖蒲稠。
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
靈根采九節(jié),試共野僧求。
逡巡能緻之,衰疾無甚憂。
昔聞有釋子,渡江用杯浮。
棲心向茲地,埋骨在林陬。
駁陰漏斜光,徒欲窮巔幽。
夜還南陵郭,幾落猛虎喉。
唐代·梅堯臣的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jiān)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
? 梅堯臣的詩(1885篇) 〕
:
歐陽元
扶搖萬里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fù)琛金絡(luò)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岳,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田野夢天朝。
扶搖萬裡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fù)琛金絡(luò)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嶽,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田野夢天朝。
元代:
趙孟頫
東海西山壯帝居,南船北馬聚皇都。一時人物從天降,萬里車書自古無。
秦漢縱強多霸略,晉唐雖美乏雄圖。經(jīng)天緯地規(guī)模遠,代代神孫仰圣謨。
東海西山壯帝居,南船北馬聚皇都。一時人物從天降,萬裡車書自古無。
秦漢縱強多霸略,晉唐雖美乏雄圖。經(jīng)天緯地規(guī)模遠,代代神孫仰聖謨。
明代:
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fēng)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裡,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fēng)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
宋代:
宋伯仁
舉頭見長安,志士欣有托。
葵藿一生心,豈容天負(fù)卻。
舉頭見長安,志士欣有托。
葵藿一生心,豈容天負(fù)卻。
清代:
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清代:
戴亨
麻姑仙馭出昆崙,海上方蓬海市吞。蒼狗吠來天入夢,素娥奔去月消魂。
筳篿雖設(shè)靈氛遠,椒醑空陳帝闕尊。一自瑤池巡幸后,祇今飄泊有龍孫。
麻姑仙馭出昆崙,海上方蓬海市吞。蒼狗吠來天入夢,素娥奔去月消魂。
筳篿雖設(shè)靈氛遠,椒醑空陳帝闕尊。一自瑤池巡幸後,祇今飄泊有龍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