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端州郡齋壁
書端州郡齋壁。宋代。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宋代]: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鈎。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唐代·包拯的簡介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后世稱其為“包孝肅”。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后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 ,由于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
? 包拯的詩(1篇) 〕
:
崔榮江
癡眸一蔽易垂青,不許長安辨渭涇。夜慨空花經夢摘,曉傷離雁隔云聽。
斯人決絕歸飄渺,熒或寒荒作宿停。鐵鑄春門敲未破,橫閂已矣鎖心扃。
癡眸一蔽易垂青,不許長安辨渭涇。夜慨空花經夢摘,曉傷離雁隔雲聽。
斯人決絕歸飄渺,熒或寒荒作宿停。鐵鑄春門敲未破,橫閂已矣鎖心扃。
唐代:
耿湋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裡奉絲綸。
雲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裡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禦,靈怪問舟人。
:
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鈎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元代:
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
漢詩十九首,不複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緻。
宋代:
陸游
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游。
壯哉千尺塔,攝衣上上頭,眼力老未減,足疾新有瘳,幸茲濟勝具,俯仰隘九州。
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遊。
壯哉千尺塔,攝衣上上頭,眼力老未減,足疾新有瘳,幸茲濟勝具,俯仰隘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