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家住峨山趾
賀新郎·家住峨山趾。宋代。魏了翁。 家住峨山趾。暑風輕、雙泉漱玉,五坡攢翠。坡上主人歸無計。夢泛滄波清泚。曾拜奏、前旒十二。愿上皇華將親去,及翁兒、未老相扶曳。乘款段,過閭里。璽書未報人相謂。倚西風、胡塵漲野,隱憂如猬。就似東門賢父子,祗恐榮親猶未。待洗盡、岷峨憔悴。便把手中長杓柄,為八荒,更作無邊施。卻上表,乞歸侍。
[宋代]:魏了翁
家住峨山趾。暑風輕、雙泉漱玉,五坡攢翠。坡上主人歸無計。夢泛滄波清泚。曾拜奏、前旒十二。愿上皇華將親去,及翁兒、未老相扶曳。乘款段,過閭里。璽書未報人相謂。倚西風、胡塵漲野,隱憂如猬。就似東門賢父子,祗恐榮親猶未。待洗盡、岷峨憔悴。便把手中長杓柄,為八荒,更作無邊施。卻上表,乞歸侍。
家住峨山趾。暑風輕、雙泉漱玉,五坡攢翠。坡上主人歸無計。夢泛滄波清泚。曾拜奏、前旒十二。願上皇華將親去,及翁兒、未老相扶曳。乘款段,過閭裡。璽書未報人相謂。倚西風、胡塵漲野,隱憂如猬。就似東門賢父子,祗恐榮親猶未。待洗盡、岷峨憔悴。便把手中長杓柄,為八荒,更作無邊施。卻上表,乞歸侍。
唐代·魏了翁的簡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
? 魏了翁的詩(675篇) 〕
元代:
黃公望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
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云為爾留。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
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雲為爾留。
清代:
毛奇齡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艷紅如剪。贅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題詩齊苑。
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豔紅如剪。贅婿淳于千裡至,早已題詩齊苑。
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
金朝:
李俊民
山市家家秉燭游,風檐齊掛月燈毬。不須更用閑妝點,人在鰲峰最上頭。
山市家家秉燭遊,風檐齊掛月燈毬。不須更用閑妝點,人在鰲峰最上頭。
:
孫繼皋
好山晴日片帆移,忽似江南春泛時。但得蓬窗當對此,不妨官舫去遲遲。
好山晴日片帆移,忽似江南春泛時。但得蓬窗當對此,不妨官舫去遲遲。
明代:
李夢陽
時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明君。
時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