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泉李君以廷試卷漏結涂注自三甲降末甲賦詩
通泉李君以廷試卷漏結涂注自三甲降末甲賦詩。宋代。魏了翁。 士為浮名若掛銘,夫君心事獨休休。闕書不害為全馬,誤筆何妨作牸牛。少鐵贏銅閒計較,著蓑衣錦等風流。世間自有真輕重,歸把功夫向里求。
[宋代]:魏了翁
士為浮名若掛銘,夫君心事獨休休。
闕書不害為全馬,誤筆何妨作牸牛。
少鐵贏銅閒計較,著蓑衣錦等風流。
世間自有真輕重,歸把功夫向里求。
士為浮名若掛銘,夫君心事獨休休。
闕書不害為全馬,誤筆何妨作牸牛。
少鐵贏銅閒計較,著蓑衣錦等風流。
世間自有真輕重,歸把功夫向裡求。
唐代·魏了翁的簡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
? 魏了翁的詩(675篇) 〕
:
梁羽生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
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評。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
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評。
宋代:
劉才邵
賢能攄逸志,振跡比蛟龍。云雨時方得,煙霄路自逢。
濯鱗沾帝澤,擁足脫塵蹤。物外將輕矯,池中豈解容。
賢能攄逸志,振跡比蛟龍。雲雨時方得,煙霄路自逢。
濯鱗沾帝澤,擁足脫塵蹤。物外將輕矯,池中豈解容。
魏晉:
支遁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