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公采贈太希先密云團韻
次公采贈太希先密云團韻。宋代。吳則禮。 道人祝融屩,胡為墮南州。都無作相但粥飯,平生衲被姑蒙頭。曾郎手中大圓鏡,朵頤贈之非暗投。快燒銅瓶作蟹眼,鑄成八載心如抽。吾行踽踽飽閱世,葵莧獨與衲子游。君來適逢小搖落,水天拍拍團滄州。喚醒北固龕底夢,擬披袈裟上扁舟。且澆玉川七椀句,仍洗船子三寸鉤。摩挲正焙連城璧,少林老僧初不識。他時一笑示靈源,五百比丘端失色。幽叢鮮鮮涼雨馀,亦有黃花凈供無。知渠肉團久炯炯,玷翳渾滅如大珠。
[宋代]:吳則禮
道人祝融屩,胡為墮南州。都無作相但粥飯,平生衲被姑蒙頭。
曾郎手中大圓鏡,朵頤贈之非暗投。快燒銅瓶作蟹眼,鑄成八載心如抽。
吾行踽踽飽閱世,葵莧獨與衲子游。君來適逢小搖落,水天拍拍團滄州。
喚醒北固龕底夢,擬披袈裟上扁舟。且澆玉川七椀句,仍洗船子三寸鉤。
摩挲正焙連城璧,少林老僧初不識。他時一笑示靈源,五百比丘端失色。
幽叢鮮鮮涼雨馀,亦有黃花凈供無。知渠肉團久炯炯,玷翳渾滅如大珠。
道人祝融屩,胡為墮南州。都無作相但粥飯,平生衲被姑蒙頭。
曾郎手中大圓鏡,朵頤贈之非暗投。快燒銅瓶作蟹眼,鑄成八載心如抽。
吾行踽踽飽閱世,葵莧獨與衲子遊。君來適逢小搖落,水天拍拍團滄州。
喚醒北固龕底夢,擬披袈裟上扁舟。且澆玉川七椀句,仍洗船子三寸鈎。
摩挲正焙連城璧,少林老僧初不識。他時一笑示靈源,五百比丘端失色。
幽叢鮮鮮涼雨馀,亦有黃花淨供無。知渠肉團久炯炯,玷翳渾滅如大珠。
唐代·吳則禮的簡介
吳則禮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興,今湖北陽新)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蔭入仕。會為軍器監主簿,因事謫荊州。官至直秘閣,知虢州。工詩,與唐庚、曾紆、陳道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號北湖居士。則禮著有北湖集十卷,長短句一卷,《書錄解題》并傅于代。
...〔
? 吳則禮的詩(238篇) 〕
明代:
張天賦
何處丹青妙入神,筆端拗出桃源春。黃云碧嶂閒春色,應有知機人避秦。
何處丹青妙入神,筆端拗出桃源春。黃雲碧嶂閒春色,應有知機人避秦。
:
郊廟朝會歌辭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云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
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雲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
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
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
:
釋元肇
清簡何曾五馬榮,時艱念慮在生靈。江如謝朓詩中靜,山似岳陽樓上青。
戢戢魚頭曝冬日,翩翩鴉字出宸庭。三吳父老遙相祝,幾向天邊望福星。
清簡何曾五馬榮,時艱念慮在生靈。江如謝朓詩中靜,山似嶽陽樓上青。
戢戢魚頭曝冬日,翩翩鴉字出宸庭。三吳父老遙相祝,幾向天邊望福星。
明代:
蕭顯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明代:
黃衷
梁園無此種,上苑幾年移。獨抱冰霜骨,休誇粉膩姿。
春風吹蕊蒂,絳雪綴繁枝。寫向王孫贈,能深玉葉思。
梁園無此種,上苑幾年移。獨抱冰霜骨,休誇粉膩姿。
春風吹蕊蒂,絳雪綴繁枝。寫向王孫贈,能深玉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