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篇
桃源篇。唐代。權德輿。 小年嘗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巖徑初欣繚繞通,溪風轉覺芬芳異。一路鮮云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漸入空濛迷鳥道,寧知掩映有人家。龐眉秀骨爭迎客,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漢代有衣冠,猶說秦家變阡陌。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相逢自是松喬侶,良會應殊劉阮郎。內子閑吟倚瑤瑟,玩此沈沈銷永日。忽聞麗曲金玉聲,便使老夫思閣筆。
[唐代]:權德輿
小年嘗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巖徑初欣繚繞通,
溪風轉覺芬芳異。一路鮮云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
漸入空濛迷鳥道,寧知掩映有人家。龐眉秀骨爭迎客,
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漢代有衣冠,猶說秦家變阡陌。
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相逢自是松喬侶,
良會應殊劉阮郎。內子閑吟倚瑤瑟,玩此沈沈銷永日。
忽聞麗曲金玉聲,便使老夫思閣筆。
小年嘗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巖徑初欣繚繞通,
溪風轉覺芬芳異。一路鮮雲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
漸入空濛迷鳥道,甯知掩映有人家。龐眉秀骨爭迎客,
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漢代有衣冠,猶說秦家變阡陌。
石髓雲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相逢自是松喬侶,
良會應殊劉阮郎。內子閑吟倚瑤瑟,玩此沈沈銷永日。
忽聞麗曲金玉聲,便使老夫思閣筆。
唐代·權德輿的簡介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
? 權德輿的詩(304篇) 〕
近代:
劉永濟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雲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明代:
張天賦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宋代:
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
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
古人辛苦今誰信,隻見清淮入海流。
元代:
張昱
二月鶯聲最好聽,風光終日在湖亭。
清宵酒壓楊花夢,細雨燈深孔雀屏。
二月鶯聲最好聽,風光終日在湖亭。
清宵酒壓楊花夢,細雨燈深孔雀屏。
唐代:
釋圓
新縫紙被烘來暖,一覺安眠到五更。
聞得上方鐘鼓動,又添一日在浮生。
新縫紙被烘來暖,一覺安眠到五更。
聞得上方鐘鼓動,又添一日在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