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銅椀為龍吟歌
戛銅椀為龍吟歌。唐代。皎然。 逸僧戛椀為龍吟,世上未曾聞此音。一從太尉房公賞,遂使秦人傳至今。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似出龍泉萬丈底,乍怪聲來近而遠(yuǎn)。未必全繇戛者功,真生虛無非椀中。寥亮掩清笛,縈回凌細(xì)風(fēng)。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乍向天臺宿華頂,秋宵一吟更清迥。能令聽者易常性,憂人忘憂躁人靜。今日鏗锽江上聞,蛟螭奔飛如得群。聲過陰嶺恐成雨,響駐晴天將起云。坐來吟盡空江碧,卻尋向者聽無跡。人生萬事將此同,暮賤朝榮動還寂。
[唐代]:皎然
逸僧戛椀為龍吟,世上未曾聞此音。一從太尉房公賞,遂使秦人傳至今。
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似出龍泉萬丈底,乍怪聲來近而遠(yuǎn)。
未必全繇戛者功,真生虛無非椀中。寥亮掩清笛,縈回凌細(xì)風(fēng)。
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乍向天臺宿華頂,秋宵一吟更清迥。
能令聽者易常性,憂人忘憂躁人靜。今日鏗锽江上聞,蛟螭奔飛如得群。
聲過陰嶺恐成雨,響駐晴天將起云。坐來吟盡空江碧,卻尋向者聽無跡。
人生萬事將此同,暮賤朝榮動還寂。
逸僧戛椀為龍吟,世上未曾聞此音。一從太尉房公賞,遂使秦人傳至今。
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似出龍泉萬丈底,乍怪聲來近而遠(yuǎn)。
未必全繇戛者功,真生虛無非椀中。寥亮掩清笛,縈回淩細(xì)風(fēng)。
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乍向天臺宿華頂,秋宵一吟更清迥。
能令聽者易常性,憂人忘憂躁人靜。今日鏗锽江上聞,蛟螭奔飛如得群。
聲過陰嶺恐成雨,響駐晴天將起雲(yún)。坐來吟盡空江碧,卻尋向者聽無跡。
人生萬事將此同,暮賤朝榮動還寂。
唐代·皎然的簡介
僧皎然(730-799),俗姓謝,字清晝,湖州(浙江吳興)人,是中國山水詩創(chuàng)始人謝靈運的十世孫,唐代著名詩人、茶僧,吳興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學(xué)、佛學(xué)、茶學(xué)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現(xiàn)存皎然470首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情調(diào)閑適,語言簡淡。皎然的詩歌理論著作《詩式》。
...〔
? 皎然的詩(454篇) 〕
清代:
曉青
云山一段畫,秋雨來奪之。模糊米家村,墨汁方淋漓。
老顛瞥然見,狂叫嘆絕奇。使我有意為,必不得如斯。
雲(yún)山一段畫,秋雨來奪之。模糊米家村,墨汁方淋漓。
老顛瞥然見,狂叫歎絕奇。使我有意為,必不得如斯。
:
何喬新
潭陽遠(yuǎn)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zhuǎn)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潭陽遠(yuǎn)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zhuǎn)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明代:
梁蘭
兒曹遠(yuǎn)近俱儒仕,一在筠州一閬州。兩地行程非可約,片時歸計似同謀。
且從除夕嘗家醞,莫問新年買客舟。代際唐虞各努力,老夫白首自無憂。
兒曹遠(yuǎn)近俱儒仕,一在筠州一閬州。兩地行程非可約,片時歸計似同謀。
且從除夕嘗家醞,莫問新年買客舟。代際唐虞各努力,老夫白首自無憂。
清代:
秦涌
家山小別未多時,倏忽寒波動水湄。客里秋聲倍蕭颯,無端觸起故園思。
家山小別未多時,倏忽寒波動水湄。客裡秋聲倍蕭颯,無端觸起故園思。
明代:
李夢陽
嚴(yán)冬萬卉寂,苜吹迥添愁。嶺日微含照,川云半逆流。
頻齋忘肉味,乍冷覓羔裘。差勝山陰夜,能孤訪戴游。
嚴(yán)冬萬卉寂,苜吹迥添愁。嶺日微含照,川雲(yún)半逆流。
頻齋忘肉味,乍冷覓羔裘。差勝山陰夜,能孤訪戴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