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魏滋伯大滌山房讀書圖
疏影 魏滋伯大滌山房讀書圖。清代。趙慶熹。 一間老屋,在萬山深處,四面皆竹。竹里開門,流水聲中,有人把卷初讀。瑯嬛自昔偷游去,正洞口癡龍眠熟。想書中、亂走紅蟫,仙字也都盈腹。試看夕陽天外,芙蓉十二朵,朵朵寒綠。便欲將身,畫里尋詩,也算片時清福。南湖此去無多路,恰笑我、未能免俗。問幾時瘦襪寬鞋,來與白云相逐。
[清代]:趙慶熹
一間老屋,在萬山深處,四面皆竹。竹里開門,流水聲中,有人把卷初讀。
瑯嬛自昔偷游去,正洞口癡龍眠熟。想書中、亂走紅蟫,仙字也都盈腹。
試看夕陽天外,芙蓉十二朵,朵朵寒綠。便欲將身,畫里尋詩,也算片時清福。
南湖此去無多路,恰笑我、未能免俗。問幾時瘦襪寬鞋,來與白云相逐。
一間老屋,在萬山深處,四面皆竹。竹裡開門,流水聲中,有人把卷初讀。
瑯嬛自昔偷遊去,正洞口癡龍眠熟。想書中、亂走紅蟫,仙字也都盈腹。
試看夕陽天外,芙蓉十二朵,朵朵寒綠。便欲將身,畫裡尋詩,也算片時清福。
南湖此去無多路,恰笑我、未能免俗。問幾時瘦襪寬鞋,來與白雲相逐。
唐代·趙慶熹的簡介
(約公元一八四O年前后在世)字秋舲,浙江仁和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前后在世。性倜儻,工詩詞,家貧好讀書。第道光進士。遲回二十年,選延川知縣,不果往。改金華教授,亦末履任。慶熹工詩詞散曲,著有《楚游草》、《蘅香館詩稿》、《香消酒醒詞》及《香消酒醒曲》,并傳于世。
...〔
? 趙慶熹的詩(92篇) 〕
唐代:
宋之問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重興王際,功高復辟辰。
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臺。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重興王際,功高複辟辰。
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臺。
唐代:
韓熙載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遊,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明代:
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裡流泉雜磬聲。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宋代:
王遂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丑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醜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宋代:
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
元代:
曹伯啟
講明圣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只銜杯。
講明聖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隻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