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憶東明圓明空上人
病中憶東明圓明空上人。明代。黎貞。 老師久病腳,賤子長病心。兩地各伏枕,何時得相尋。扶筇猶躑躅,捧腹常呻吟。葛藤誰共話,竹葉誰共斟。緬思少壯日,汗漫何可禁。其如忽衰謝,百事轉(zhuǎn)交侵。沈綿在床縟,親朋若商參。有如籠中鳥,不得棲上林。何當復(fù)強健,清歡盡馀音。為公歌此曲,感古仍慨今。
[明代]:黎貞
老師久病腳,賤子長病心。兩地各伏枕,何時得相尋。
扶筇猶躑躅,捧腹常呻吟。葛藤誰共話,竹葉誰共斟。
緬思少壯日,汗漫何可禁。其如忽衰謝,百事轉(zhuǎn)交侵。
沈綿在床縟,親朋若商參。有如籠中鳥,不得棲上林。
何當復(fù)強健,清歡盡馀音。為公歌此曲,感古仍慨今。
老師久病腳,賤子長病心。兩地各伏枕,何時得相尋。
扶筇猶躑躅,捧腹常呻吟。葛藤誰共話,竹葉誰共斟。
緬思少壯日,汗漫何可禁。其如忽衰謝,百事轉(zhuǎn)交侵。
沈綿在床縟,親朋若商參。有如籠中鳥,不得棲上林。
何當複強健,清歡盡馀音。為公歌此曲,感古仍慨今。
唐代·黎貞的簡介
廣東新會人,字彥晦,號陶陶生、秫坡。元末從孫蕡學(xué)。為人坦蕩不羈,以詩酒自放。洪武初,署本縣訓(xùn)導(dǎo)。坐事戍遼東。時孫蕡亦戍遼東,坐藍玉黨被殺,為斂葬之。歷十八年,放還。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覽》。
...〔
? 黎貞的詩(231篇) 〕
宋代:
楊萬里
節(jié)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節(jié)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明代:
宗臣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
:
傅義
春秋八十憶征程,曾歷崎嶇大不平。腹貯麟經(jīng)虔授業(yè),心源鯉對夙通靈。
卻因家世遭奇禍,誰惜書生是至誠。文字復(fù)能娛晚景,雍容風雅重詞林。
春秋八十憶征程,曾曆崎嶇大不平。腹貯麟經(jīng)虔授業(yè),心源鯉對夙通靈。
卻因家世遭奇禍,誰惜書生是至誠。文字複能娛晚景,雍容風雅重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