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瀑布圖
觀瀑布圖。宋代。劉宰。 仰觀山模糊,俯視山歷歷。見卑不見高,此恨通今昔。觀者笑且言,畫手非用力。安知畫工心獨苦,世上悠悠幾人識。君看白練飛,杳不見來跡。疑從九霄中,直下姿噴激。六月天無風,大暑鑠金石。此景獨清涼,飛雪灑石壁。此豈銀河翻,馀派墮空碧。抑豈龍門決,洪波注八極。方知畫者心,不止存目擊。山上更有山,去天不盈尺。丹崖與翠巘,群仙所游息。煙云不可到,日星在幾席。甘露被草木,醴泉出巖隙。流落人間者,萬派祗馀瀝。知畫豈予能,因畫重凄惻。圣賢言外意,未可紙上得。所以說詩者,要在以意逆。安得畫力爭上游觀山人,共向書中控端的。
[宋代]:劉宰
仰觀山模糊,俯視山歷歷。
見卑不見高,此恨通今昔。
觀者笑且言,畫手非用力。
安知畫工心獨苦,世上悠悠幾人識。
君看白練飛,杳不見來跡。
疑從九霄中,直下姿噴激。
六月天無風,大暑鑠金石。
此景獨清涼,飛雪灑石壁。
此豈銀河翻,馀派墮空碧。
抑豈龍門決,洪波注八極。
方知畫者心,不止存目擊。
山上更有山,去天不盈尺。
丹崖與翠巘,群仙所游息。
煙云不可到,日星在幾席。
甘露被草木,醴泉出巖隙。
流落人間者,萬派祗馀瀝。
知畫豈予能,因畫重凄惻。
圣賢言外意,未可紙上得。
所以說詩者,要在以意逆。
安得畫力爭上游觀山人,共向書中控端的。
仰觀山模糊,俯視山曆曆。
見卑不見高,此恨通今昔。
觀者笑且言,畫手非用力。
安知畫工心獨苦,世上悠悠幾人識。
君看白練飛,杳不見來跡。
疑從九霄中,直下姿噴激。
六月天無風,大暑鑠金石。
此景獨清涼,飛雪灑石壁。
此豈銀河翻,馀派墮空碧。
抑豈龍門決,洪波注八極。
方知畫者心,不止存目擊。
山上更有山,去天不盈尺。
丹崖與翠巘,群仙所遊息。
煙雲不可到,日星在幾席。
甘露被草木,醴泉出巖隙。
流落人間者,萬派祗馀瀝。
知畫豈予能,因畫重凄惻。
聖賢言外意,未可紙上得。
所以說詩者,要在以意逆。
安得畫力爭上遊觀山人,共向書中控端的。
唐代·劉宰的簡介
劉宰(1167—1240)字平國,號漫塘病叟,鎮江金壇(今屬江蘇)人 。紹熙元年(1190)舉進士。歷任州縣,有能聲。尋告歸。理宗立,以為籍田令。遷太常丞,知寧國府,皆辭不就。端平間,時相收召譽望略盡,不能舉者僅宰與崔與之二人。隱居三十年,于書無所不讀。既卒,朝廷嘉其節,謚文清。宰為文淳古質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庫總目》又作有語錄,并傳于世。
...〔
? 劉宰的詩(344篇) 〕
:
弘歷
飲君致君樂,籩豆能無亂。卜晝未卜夜,不過能救半。
傳稱兼仁義,阿好乃過贊。
飲君緻君樂,籩豆能無亂。蔔晝未蔔夜,不過能救半。
傳稱兼仁義,阿好乃過贊。
唐代:
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雲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遊。
:
王洪
殿閣青霄迥,山川紫氣高。門開天上日,地壓海中鰲。
響徹蒼龍管,□傳碧甕醪。共歡千載遇,登賞總忘勞。
殿閣青霄迥,山川紫氣高。門開天上日,地壓海中鰲。
響徹蒼龍管,□傳碧甕醪。共歡千載遇,登賞總忘勞。
:
沙曾達
縱橫經籍喜幽居,滿架琳瑯勝五車。圖著身心能闡發,不同高閣飽蟫魚。
縱橫經籍喜幽居,滿架琳瑯勝五車。圖著身心能闡發,不同高閣飽蟫魚。
明代:
林大春
當代推詞伯,如公思獨玄。明霞歸遠渚,孤月出高天。
魯壁存經舊,漢宮作賦先。蒼茫辭闕下,灑落向江邊。
當代推詞伯,如公思獨玄。明霞歸遠渚,孤月出高天。
魯壁存經舊,漢宮作賦先。蒼茫辭闕下,灑落向江邊。
宋代:
陳造
驟聞行旅嘆赍糧,無復居人肯饋漿。
十襲君詩要娛老,卻愁痛定說常暘。
驟聞行旅歎赍糧,無複居人肯饋漿。
十襲君詩要娛老,卻愁痛定說常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