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黃州
離黃州。宋代。張耒。 扁舟發(fā)孤城,揮手謝送者。山回地勢卷,天豁江面瀉。中流望赤壁,石腳插水下。昏昏煙霧嶺,歷歷漁樵舍。居夷實三載,鄰里通假借。別之豈無情,老淚為一灑。篙工起鳴鼓,輕櫓健于馬。聊為過江宿,寂寂樊山夜。
[宋代]:張耒
扁舟發(fā)孤城,揮手謝送者。
山回地勢卷,天豁江面瀉。
中流望赤壁,石腳插水下。
昏昏煙霧嶺,歷歷漁樵舍。
居夷實三載,鄰里通假借。
別之豈無情,老淚為一灑。
篙工起鳴鼓,輕櫓健于馬。
聊為過江宿,寂寂樊山夜。
扁舟發(fā)孤城,揮手謝送者。
山回地勢卷,天豁江面瀉。
中流望赤壁,石腳插水下。
昏昏煙霧嶺,曆曆漁樵舍。
居夷實三載,鄰裡通假借。
別之豈無情,老淚為一灑。
篙工起鳴鼓,輕櫓健于馬。
聊為過江宿,寂寂樊山夜。
唐代·張耒的簡介
北宋文學(xué)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xué)于陳,學(xué)官蘇轍重愛,從學(xué)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xué)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fēng)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xù)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
? 張耒的詩(1265篇) 〕
清代:
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xì)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dāng)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xì)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dāng)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幹。
明代:
袁華
昔陪張外史,躡云上崔嵬。前登風(fēng)篁嶺,酌泉蒼蘚堆。
后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
昔陪張外史,躡雲(yún)上崔嵬。前登風(fēng)篁嶺,酌泉蒼蘚堆。
後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
: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cè)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jié)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xué)坐禪。
為傍巖腰築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cè)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jié)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xué)坐禪。
明代:
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唐代:
龔詡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