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穆秀才遺古銅器似鼎而小上有兩柱可以覆而
胡穆秀才遺古銅器似鼎而小上有兩柱可以覆而。宋代。蘇軾。 只耳獸嚙環(huán),長唇鵝擘喙。三趾下銳春蒲短,兩柱高張秋菌細(xì)。君看翻覆俯仰間,覆成三角翻兩髻。古書雖滿腹,(古有篆五字不可識)。茍有用我亦隨世。嗟君一見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不如學(xué)鴟夷,盡日盛酒真良計。
[宋代]:蘇軾
只耳獸嚙環(huán),長唇鵝擘喙。
三趾下銳春蒲短,兩柱高張秋菌細(xì)。
君看翻覆俯仰間,覆成三角翻兩髻。
古書雖滿腹,(古有篆五字不可識)。
茍有用我亦隨世。
嗟君一見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
不如學(xué)鴟夷,盡日盛酒真良計。
隻耳獸齧環(huán),長唇鵝擘喙。
三趾下銳春蒲短,兩柱高張秋菌細(xì)。
君看翻覆俯仰間,覆成三角翻兩髻。
古書雖滿腹,(古有篆五字不可識)。
茍有用我亦隨世。
嗟君一見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
不如學(xué)鴟夷,盡日盛酒真良計。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
俞明震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
風(fēng)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zhàn)場。凄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人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
風(fēng)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zhàn)場。凄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唐代:
胡宿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
宋代:
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fù)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yuǎn),愿借六翮凌丹梯。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複煙雲(yún)迷。舉頭此際長安遠(yuǎn),願借六翮淩丹梯。
明代:
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
清代:
姚燮
我昔未遇君,先與君兄交。聞有弱冠弟,關(guān)覽凌群髦。
但視兄卓奇,知非人過褒。鄰郡面易謀,鄙愿胸久操。
我昔未遇君,先與君兄交。聞有弱冠弟,關(guān)覽淩群髦。
但視兄卓奇,知非人過褒。鄰郡面易謀,鄙願胸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