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呈通判承議寫寄參寥師
游山呈通判承議寫寄參寥師。宋代。蘇軾。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由來有詩書,所以能絕俗。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扁舟下南來,逸駕追鳴鵠。遇勝即徜徉,風餐兼露宿。嗟余偶傾蓋,一笑外羈束。杖策每過從,相攜訪山谷。東風披鮮云,繡錯出林麓。松門有時盡,幽景無斷續。崖轉聞鐘聲,林疏見華屋。銜山馀落景,歸跡猶躑躅。誰云鄴下歡,往事不可復。吾曹二三子,取樂亦云足。愿公寄新詩,一一能見錄。船頭行北歸,囊橐有美玉。塵埃京洛人,亦與洗心目。
[宋代]:蘇軾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由來有詩書,所以能絕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扁舟下南來,逸駕追鳴鵠。
遇勝即徜徉,風餐兼露宿。嗟余偶傾蓋,一笑外羈束。
杖策每過從,相攜訪山谷。東風披鮮云,繡錯出林麓。
松門有時盡,幽景無斷續。崖轉聞鐘聲,林疏見華屋。
銜山馀落景,歸跡猶躑躅。誰云鄴下歡,往事不可復。
吾曹二三子,取樂亦云足。愿公寄新詩,一一能見錄。
船頭行北歸,囊橐有美玉。塵埃京洛人,亦與洗心目。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由來有詩書,所以能絕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扁舟下南來,逸駕追鳴鵠。
遇勝即徜徉,風餐兼露宿。嗟餘偶傾蓋,一笑外羈束。
杖策每過從,相攜訪山谷。東風披鮮雲,繡錯出林麓。
松門有時盡,幽景無斷續。崖轉聞鐘聲,林疏見華屋。
銜山馀落景,歸跡猶躑躅。誰雲鄴下歡,往事不可複。
吾曹二三子,取樂亦雲足。願公寄新詩,一一能見錄。
船頭行北歸,囊橐有美玉。塵埃京洛人,亦與洗心目。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清代:
呂兆麒
沈醉西風有底愁,冰輪重見月如鉤。爐藏桂燼香猶爇,鐙灺蘭缸焰未收。
可憶婿鄉騎竹馬,難從童阜問金牛。輸他意緒澄于水,靜夜吟詩獨倚樓。
沈醉西風有底愁,冰輪重見月如鈎。爐藏桂燼香猶爇,鐙灺蘭缸焰未收。
可憶婿鄉騎竹馬,難從童阜問金牛。輸他意緒澄于水,靜夜吟詩獨倚樓。
清代:
潭溥
載酒茱萸合,尋山粵秀開。海光浮地出,秋氣并云來。
烽火連邊徼,艱危憶將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滿蒿萊。
載酒茱萸合,尋山粵秀開。海光浮地出,秋氣并雲來。
烽火連邊徼,艱危憶將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滿蒿萊。
清代:
龍啟瑞
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時。夢猶京闕戀,歸為友朋遲。
黃葉聲中酒,蒼葭閣上詩。東瀛一回首,揮涕萬人知。
未了看山願,城西住少時。夢猶京闕戀,歸為友朋遲。
黃葉聲中酒,蒼葭閣上詩。東瀛一回首,揮涕萬人知。
明代:
申佳允
策蹇聊為汗漫游,流光倏忽又驚秋。蕭蕭黃葉濛濛雨,惹起離人一段愁。
策蹇聊為汗漫遊,流光倏忽又驚秋。蕭蕭黃葉濛濛雨,惹起離人一段愁。
宋代:
王安石
今年鐘山南,隨分作園囿。鑿池搆吾廬,碧水寒可漱。
溝西雇丁壯,擔土為培塿。扶疏三百株,蒔梀最高茂。
今年鐘山南,隨分作園囿。鑿池搆吾廬,碧水寒可漱。
溝西雇丁壯,擔土為培塿。扶疏三百株,蒔梀最高茂。
清代:
李宗瀚
滄洲歲將盡,久與親愛別。晚霞帆際沈,晨鷗棹邊發。
勞人耽曠放,物外意多說。返景明寒漪,塵容寫清絕。
滄洲歲將盡,久與親愛別。晚霞帆際沈,晨鷗棹邊發。
勞人耽曠放,物外意多說。返景明寒漪,塵容寫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