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詩僧道通
贈詩僧道通。宋代。蘇軾。 雄豪而妙苦而腴,只有琴聰與蜜殊。?錢塘僧思聰總角善琴,后舍琴而學詩,復棄詩而學道,其詩似皎然而加雄放。安州僧仲殊詩敏捷立成,而工妙絕人遠甚。殊辟谷,常啖蜜。?語帶煙霞従古少,?李太白云,他人之文,如山無煙霞,春無草木。?氣含蔬筍到公無。?謂無酸餡氣也。?香林乍喜聞薝卜,古井惟愁斷轆轤。為報韓公莫輕許,従今島可是詩奴。
[宋代]:蘇軾
雄豪而妙苦而腴,只有琴聰與蜜殊。
?錢塘僧思聰總角善琴,后舍琴而學詩,復棄詩而學道,其詩似皎然而加雄放。
安州僧仲殊詩敏捷立成,而工妙絕人遠甚。
殊辟谷,常啖蜜。
?語帶煙霞従古少,?李太白云,他人之文,如山無煙霞,春無草木。
?氣含蔬筍到公無。
?謂無酸餡氣也。
?香林乍喜聞薝卜,古井惟愁斷轆轤。
為報韓公莫輕許,従今島可是詩奴。
雄豪而妙苦而腴,隻有琴聰與蜜殊。
?錢塘僧思聰總角善琴,後舍琴而學詩,複棄詩而學道,其詩似皎然而加雄放。
安州僧仲殊詩敏捷立成,而工妙絕人遠甚。
殊辟谷,常啖蜜。
?語帶煙霞従古少,?李太白雲,他人之文,如山無煙霞,春無草木。
?氣含蔬筍到公無。
?謂無酸餡氣也。
?香林乍喜聞薝蔔,古井惟愁斷轆轤。
為報韓公莫輕許,従今島可是詩奴。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清代:
許傳霈
韶華容易水東流,賴有回瀾枕石頭。同是溪山無盡意,蒼蒼松蔭好貽謀。
韶華容易水東流,賴有回瀾枕石頭。同是溪山無盡意,蒼蒼松蔭好貽謀。
:
弘歷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寄,萬象供臨憑。
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后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寄,萬象供臨憑。
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後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
宋代:
朱淑真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麼。
宋代:
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複煙雲迷。舉頭此際長安遠,願借六翮淩丹梯。
清代:
顧翎
紫桐廊畔春如畫,分明碧城十二。刻玉蟠螭,泥金寫鳳,短短回文輕護。
縈云寶炷。恰界破方花,書成梵字。古礎苔衣,秋痕暈上幾重翠。
紫桐廊畔春如畫,分明碧城十二。刻玉蟠螭,泥金寫鳳,短短回文輕護。
縈雲寶炷。恰界破方花,書成梵字。古礎苔衣,秋痕暈上幾重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