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毋潛簡介
唐代·綦毋潛的簡介

綦毋潛(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詩人。開元十四年(726年)進士及第,授宜壽(今陜西周至)尉,遷左拾遺,終官著作郎,安史之亂后歸隱,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終。綦毋潛才名盛于當時,與許多著名詩人如:李頎、王維、張九齡、儲光羲、孟浩然、盧象、高適、韋應物過從甚密,其詩清麗典雅,恬淡適然,后人認為他詩風接近王維。《全唐詩》收錄其詩1卷,共26首,內容多為記述與士大夫尋幽訪隱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選入《唐詩三百首》。
...〔 ? 綦毋潛的詩(27篇) 〕猜你喜歡
暮春以事詣圓明園趨公既罷因覽西郊形勝最后過澄懷園和內直友人春晚退直詩 其六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
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蝶戀花 七月二十七再至其地不遇其人,因書二十五日贈葉事
: 盧青山
漸向二毛生冷凜,對汝韶年,欲語心先忍。時節已無花可贈,贈君一葉憂君哂。
十二重樓光不定,莫夢浮槎,苦覓伊人信。夢短當愁情不盡,夢長更怯情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