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道
長安道。南北朝。蕭賁。 前登灞陵道,還瞻渭水流。城形類北斗,橋勢似牽牛。飛軒駕良駟,寶劍雜輕裘。經過狹斜里,日暮與淹留。
[南北朝]:蕭賁
前登灞陵道,還瞻渭水流。城形類北斗,橋勢似牽牛。
飛軒駕良駟,寶劍雜輕裘。經過狹斜里,日暮與淹留。
前登灞陵道,還瞻渭水流。城形類北鬥,橋勢似牽牛。
飛軒駕良駟,寶劍雜輕裘。經過狹斜裡,日暮與淹留。
唐代·蕭賁的簡介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世文。蕭正立子。性躁薄。伯父蕭正德為侯景所立,賁出投之,專監造攻具,以攻臺城,常為景耳目。梁武帝太清中,蕭會理等謀襲景,賁密告。景矯封賁竟陵王,改姓侯氏,官宗正卿。專權,陵蔑朝士。俄以反覆為景所殺。
...〔
? 蕭賁的詩(1篇) 〕
:
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
方廣德
涂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筑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駢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
塗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築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駢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
清代:
夏孫桐
撐煙蹙霧青螺影,春山共人俱瘦。磴窄掃苔,斑冷沈沈清晝。
昔游還省否。只驚得、落花偏驟。樹窟鷹呼,石潭魚靜,夕陽時候。
撐煙蹙霧青螺影,春山共人俱瘦。磴窄掃苔,斑冷沈沈清晝。
昔遊還省否。隻驚得、落花偏驟。樹窟鷹呼,石潭魚靜,夕陽時候。
明代:
孫傳庭
靈鷲峰南半麓高,護持曾此荷宸褒。殘碑漫訝沈苔蘚,功德元逾銅瓦牢。
靈鷲峰南半麓高,護持曾此荷宸褒。殘碑漫訝沈苔蘚,功德元逾銅瓦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