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道中望廬山
德安道中望廬山。明代。宋兆礿。 廬山去我不盈尺,我去廬山只一屐。相逢掉臂而過之,以意往還為朝夕。峰尖折合不記痕,歷落空蒼如展襞。此中名理大深奇,名賢文士而仙釋。我于其中何居焉,車馬匆匆相為客。山靈愛客如憐才,分明變現開幽寞。隨我路中路不崎,入我舟中舟不窄。為問明日潯陽江上路,廬山將莫從人渡。
[明代]:宋兆礿
廬山去我不盈尺,我去廬山只一屐。相逢掉臂而過之,以意往還為朝夕。
峰尖折合不記痕,歷落空蒼如展襞。此中名理大深奇,名賢文士而仙釋。
我于其中何居焉,車馬匆匆相為客。山靈愛客如憐才,分明變現開幽寞。
隨我路中路不崎,入我舟中舟不窄。為問明日潯陽江上路,廬山將莫從人渡。
廬山去我不盈尺,我去廬山隻一屐。相逢掉臂而過之,以意往還為朝夕。
峰尖折合不記痕,曆落空蒼如展襞。此中名理大深奇,名賢文士而仙釋。
我于其中何居焉,車馬匆匆相為客。山靈愛客如憐才,分明變現開幽寞。
隨我路中路不崎,入我舟中舟不窄。為問明日潯陽江上路,廬山將莫從人渡。
唐代·宋兆礿的簡介
宋兆礿(一五九九 — 一六四一),字爾孚。揭陽人。明思宗崇禎元年(一六二八)進士。初授廣昌知縣,蒞任才十月,以父喪歸。服闋,補仁和知縣,在任五年,以清廉不能具常例,失鹺使者歡,解綬歸里。卒年四十三。有《舊耕堂稿》。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傳。
...〔
? 宋兆礿的詩(6篇) 〕
清代:
姚燮
愁聽殘蟀語荒菅,添爇明燈照酒顏。共苦干戈催白發,幾勞風雨夢青山。
挽衣似喜吾身在,話舊難為此夕閒。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
愁聽殘蟀語荒菅,添爇明燈照酒顔。共苦幹戈催白發,幾勞風雨夢青山。
挽衣似喜吾身在,話舊難為此夕閒。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
元代:
陳孚
淮水東流古宿遷,荒郊千里絕人煙。征衣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
淮水東流古宿遷,荒郊千裡絕人煙。征衣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
:
丁澎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秋複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複秋。
清代:
屈大均
我自三云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
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解識生平。
我自三雲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
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解識生平。
宋代:
陳淵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后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休論暮四同朝四,且說前三與後三。造物戲人無足較,老禪深處要重參。
宋代:
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