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張文潛
寄張文潛。宋代。徐積。 不知今之人,誰識張縣尉。勿問胸中事,但看面上氣。所謂人英者,正是斯人輩。前年南郭中,文酒日夜會。一從舍我去,忽忽再逾歲。今茲歲且盡,為子吟不睡。起坐卻就枕,伸頭出紙被。約是三四更,老老抱雙腳。此時吟正酣,聲調不可卻。春風起淮東,須臾到嵩洛。往往入子家,但子眠不覺。子覺將奈何,聲盡情思多。上東門外路,洛水生春波。還我大松來,不用寄詩歌。
[宋代]:徐積
不知今之人,誰識張縣尉。勿問胸中事,但看面上氣。
所謂人英者,正是斯人輩。前年南郭中,文酒日夜會。
一從舍我去,忽忽再逾歲。今茲歲且盡,為子吟不睡。
起坐卻就枕,伸頭出紙被。約是三四更,老老抱雙腳。
此時吟正酣,聲調不可卻。春風起淮東,須臾到嵩洛。
往往入子家,但子眠不覺。子覺將奈何,聲盡情思多。
上東門外路,洛水生春波。還我大松來,不用寄詩歌。
不知今之人,誰識張縣尉。勿問胸中事,但看面上氣。
所謂人英者,正是斯人輩。前年南郭中,文酒日夜會。
一從舍我去,忽忽再逾歲。今茲歲且盡,為子吟不睡。
起坐卻就枕,伸頭出紙被。約是三四更,老老抱雙腳。
此時吟正酣,聲調不可卻。春風起淮東,須臾到嵩洛。
往往入子家,但子眠不覺。子覺將奈何,聲盡情思多。
上東門外路,洛水生春波。還我大松來,不用寄詩歌。
唐代·徐積的簡介
徐積(1028—1103)北宋聾人教官。字仲車,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門外,故自號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寧二年,年七十六歲。政和六年(1116),賜謚節孝處士。家鄉人為其建 “徐節孝祠”,明清兩代均有修繕,毀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傳。
...〔
? 徐積的詩(471篇) 〕
唐代:
朱慶馀
罷相恩猶在,那容處靜司。政嚴初領節,名重更因詩。
公事巡營外,戎裝拜敕時。恭聞長與善,應念出身遲。
罷相恩猶在,那容處靜司。政嚴初領節,名重更因詩。
公事巡營外,戎裝拜敕時。恭聞長與善,應念出身遲。
明代:
游樸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復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
潮陽遠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后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複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
潮陽遠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後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
何永沂
溪水清清順勢流,敢來借雪數風流?醫、詩、文卻知吾在,不作人間第二流。
溪水清清順勢流,敢來借雪數風流?醫、詩、文卻知吾在,不作人間第二流。
元代:
楊維楨
太原李,繼忠襄。京兆李,王咸陽。唇齒相依勢相望,搆讒煽虛撼金床。
王綱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關中伐太原。
太原李,繼忠襄。京兆李,王鹹陽。唇齒相依勢相望,搆讒煽虛撼金床。
王綱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關中伐太原。
清代:
沈梧
山雨松風拂翠微,小橋流水掩柴扉。問君高世誰知己,酒伴吟朋半布衣。
山雨松風拂翠微,小橋流水掩柴扉。問君高世誰知己,酒伴吟朋半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