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日祀陶小集
九月十八日祀陶小集。清代。柯鴻年。 良夜香燈繞碧空,一堂靜穆祀陶公。折腰羞作風塵吏,低首甘為草野翁。晉代衣冠勞想像,后人吟詠總尊崇。黃花影瘦標奇格,似與先生聲嘆通。
[清代]:柯鴻年
良夜香燈繞碧空,一堂靜穆祀陶公。折腰羞作風塵吏,低首甘為草野翁。
晉代衣冠勞想像,后人吟詠總尊崇。黃花影瘦標奇格,似與先生聲嘆通。
良夜香燈繞碧空,一堂靜穆祀陶公。折腰羞作風塵吏,低首甘為草野翁。
晉代衣冠勞想像,後人吟詠總尊崇。黃花影瘦標奇格,似與先生聲歎通。
唐代·柯鴻年的簡介
柯鴻年(1867~1929)字貞賢,號珍岑、晚號澹園居士,長樂柯百戶村人。鴻年少時有殊才,讀書致志,記性極佳,每覽籍閱篇,都一一記明,誦以不訛。13歲應童子試,16歲入馬江船政,被學校派學法國,學習或實習單位在“法學部律例大書院”,專攻萬國公語、法語專業課程,六年后歸國充船政政職。后因庚子中法條約中,蘆漢鐵路事情上聞于朝。被權貴看中企圖收歸。柯鴻年不從,遂招污蔑失職。后從商,閑暇時好與閩地同鄉詩人相互做詩應和,并屢次應海外故人之招重游海外。最后一次病歸,逝世。有《澹園遺稿》。
...〔
? 柯鴻年的詩(7篇) 〕
清代:
吳銘道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魯靈宮。
杞宋文何在,齊梁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餘柱下史,身是魯靈宮。
杞宋文何在,齊梁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明代:
皇甫汸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寧知牽世網,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云。非關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甯知牽世網,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雲。非關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明代:
霍與瑕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禦,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宋代:
黃洪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儉圖。三十六年安靜里,棹歌一曲在康衢。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儉圖。三十六年安靜裡,棹歌一曲在康衢。
明代:
王世貞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
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
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宋代:
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複煙雲迷。舉頭此際長安遠,願借六翮淩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