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次王漕邀賞海棠韻)
洞仙歌(次王漕邀賞海棠韻)。宋代。京鏜。 東皇著意,妙出妝春手。點綴名花勝於繡。向魚鳧國里,琴鶴堂前,仍共賞,蜀錦堆紅炫晝。妖嬈真絕艷,盡是天然,莫恨無香欠檀口。幸今年風雨,不苦摧殘,還肯為、游人再三留否。算魏紫姚黃號花王,若定價收名,未應居右。
[宋代]:京鏜
東皇著意,妙出妝春手。點綴名花勝於繡。向魚鳧國里,琴鶴堂前,仍共賞,蜀錦堆紅炫晝。
妖嬈真絕艷,盡是天然,莫恨無香欠檀口。幸今年風雨,不苦摧殘,還肯為、游人再三留否。算魏紫姚黃號花王,若定價收名,未應居右。
東皇著意,妙出妝春手。點綴名花勝於繡。向魚鳧國裡,琴鶴堂前,仍共賞,蜀錦堆紅炫晝。
妖嬈真絕豔,盡是天然,莫恨無香欠檀口。幸今年風雨,不苦摧殘,還肯為、遊人再三留否。算魏紫姚黃號花王,若定價收名,未應居右。
唐代·京鏜的簡介
京鏜(1138 —1200)字仲遠,南宋丞相、詞人,晚號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歷知江州瑞昌縣。孝宗召對稱旨,擢監(jiān)察御史,累遷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撫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紹熙二年(1191),召為刑部尚書。五年,簽書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慶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進左丞相,封翼國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贈太保,謚文忠,后改謚莊定。有詩集七卷、詞集《松坡居士樂府》二卷,《文獻通考》傳于世。事見《誠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九四有傳。
...〔
? 京鏜的詩(57篇) 〕
宋代:
陳紀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
清代:
夏孫桐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xiāng)望家禎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標奇。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xiāng)望家禎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標奇。
明代:
鄭善夫
暝發(fā)新昌縣,晨臨赤土隈。
秋花隨地有,渚雁與云來。
暝發(fā)新昌縣,晨臨赤土隈。
秋花隨地有,渚雁與雲(yún)來。
元代:
張翥
西風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只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西風吹月出雲(yún)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隻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宋代:
許及之
借得漁鄉(xiāng)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借得漁鄉(xiāng)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明代:
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fā),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
函端舍利發(fā),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鹹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