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其一 謁遵義紅軍烈士陵園
臨江仙 其一 謁遵義紅軍烈士陵園。近代。王季思。 墓頂紅星高照,墓門蒼柏參天。雄關血戰想當年。呼聲震峽谷,劈刺動層巒。白帕纏頭苗寨婦,趕場今過山前。背筐兒女自甜眠。翻身來不易,飲水要思源。
[近代]:王季思
墓頂紅星高照,墓門蒼柏參天。雄關血戰想當年。
呼聲震峽谷,劈刺動層巒。白帕纏頭苗寨婦,趕場今過山前。
背筐兒女自甜眠。翻身來不易,飲水要思源。
墓頂紅星高照,墓門蒼柏參天。雄關血戰想當年。
呼聲震峽谷,劈刺動層巒。白帕纏頭苗寨婦,趕場今過山前。
背筐兒女自甜眠。翻身來不易,飲水要思源。
唐代·王季思的簡介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
? 王季思的詩(112篇) 〕
唐代:
呂巖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
雖然不見人頭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
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
唐代:
唐彥謙
虞鄉縣西郭,改觀揖中條。第蓄終南小,交□□□遙。
崦深應有寺,峰近恐通橋。為語前村叟,他時寄采樵。
虞鄉縣西郭,改觀揖中條。第蓄終南小,交□□□遙。
崦深應有寺,峰近恐通橋。為語前村叟,他時寄采樵。
明代:
林薦
愿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願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金朝:
邊元鼎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
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繭關,慚人絲錦索癡頑。不開后閤主投轄,幾失藏舟天賜環。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訴朱殷。拚將髀肉填鞍債,耐看朝回馬上山。
乍似蛾穿出繭關,慚人絲錦索癡頑。不開後閤主投轄,幾失藏舟天賜環。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訴朱殷。拚將髀肉填鞍債,耐看朝回馬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