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金縷曲。近代。王季思。 淺水灣頭路。恰新晴、嬉春士女,花團錦簇。山上歡呼情人節,山下求神拜佛。喜漸見中西同俗。借問神宮修何行,剩此心不動如枯木。神不答,但瞑目。人情亂久思平復。看枝頭、鳴春嬌鳥,似歌豐樂。海色蒼茫奔眼底,想見萬靈起伏。更鬼伯蠻君況逐。安得天吳移海水,把海灣戰火一瓢沃。歸去也,三杯足。
[近代]:王季思
淺水灣頭路。恰新晴、嬉春士女,花團錦簇。山上歡呼情人節,山下求神拜佛。
喜漸見中西同俗。借問神宮修何行,剩此心不動如枯木。
神不答,但瞑目。
人情亂久思平復。看枝頭、鳴春嬌鳥,似歌豐樂。海色蒼茫奔眼底,想見萬靈起伏。
更鬼伯蠻君況逐。安得天吳移海水,把海灣戰火一瓢沃。
歸去也,三杯足。
淺水灣頭路。恰新晴、嬉春士女,花團錦簇。山上歡呼情人節,山下求神拜佛。
喜漸見中西同俗。借問神宮修何行,剩此心不動如枯木。
神不答,但瞑目。
人情亂久思平複。看枝頭、鳴春嬌鳥,似歌豐樂。海色蒼茫奔眼底,想見萬靈起伏。
更鬼伯蠻君況逐。安得天吳移海水,把海灣戰火一瓢沃。
歸去也,三杯足。
唐代·王季思的簡介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
? 王季思的詩(112篇) 〕
宋代:
趙鼎臣
巨石引飛梁,奔泉瀉纖縞。行攀石上藤,坐聽林間鳥。
茲游既物外,此地即天表。曠然脫塵囂,率爾慕輕矯。
巨石引飛梁,奔泉瀉纖縞。行攀石上藤,坐聽林間鳥。
茲遊既物外,此地即天表。曠然脫塵囂,率爾慕輕矯。
唐代:
元稹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宋代:
周孚
君才元落落,吾語只平平。意廣真堪笑,情親卻自驚。
瘦筇殊未到,短笛為誰橫。肺病雖羸甚,猶能倒屣迎。
君才元落落,吾語隻平平。意廣真堪笑,情親卻自驚。
瘦筇殊未到,短笛為誰橫。肺病雖羸甚,猶能倒屣迎。
明代:
蘇葵
天地茫茫負井蛙,空庭隱□月初斜。人生自有無平事,強啜盧仝四碗茶。
天地茫茫負井蛙,空庭隱□月初斜。人生自有無平事,強啜盧仝四碗茶。
:
梁柱臣
仙客蓬萊侍直還,晚憐休沐得仙山。聊堪吏隱人間世,欲賦郊居未擬閒。
仙客蓬萊侍直還,晚憐休沐得仙山。聊堪吏隱人間世,欲賦郊居未擬閒。
清代:
史承謙
槐花忽送瀟瀟雨,輕裝又來長道。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國最傷懷抱。
登臨倦了。只一點愁心,尚留芳草。斗酒新豐,而今慚愧說年少。
槐花忽送瀟瀟雨,輕裝又來長道。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國最傷懷抱。
登臨倦了。隻一點愁心,尚留芳草。鬥酒新豐,而今慚愧說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