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鶴仙 題遐庵夢憶圖
瑞鶴仙 題遐庵夢憶圖。近代。陳方恪。 彩云容易墜。自吹斷秦簫,鳳樓空閉。紅塵換流水。話歸來、炎海嶺梅芬齒。曇春一例。負幾許、鴛盟艷綺。判今生付與,浮家多辨,看山清淚。猶憶新州歌版,誤喚籠鸚,玉人誰是。靈蕪繞袂。馀香綰、絳綃底。甚眉痕縹緲,佳期鈿盒,難返鴻都舊事。對幽窗、重剔銀釭,恨盈蠹紙。
[近代]:陳方恪
彩云容易墜。自吹斷秦簫,鳳樓空閉。紅塵換流水。
話歸來、炎海嶺梅芬齒。曇春一例。負幾許、鴛盟艷綺。
判今生付與,浮家多辨,看山清淚。
猶憶新州歌版,誤喚籠鸚,玉人誰是。靈蕪繞袂。馀香綰、絳綃底。
甚眉痕縹緲,佳期鈿盒,難返鴻都舊事。對幽窗、重剔銀釭,恨盈蠹紙。
彩雲容易墜。自吹斷秦簫,鳳樓空閉。紅塵換流水。
話歸來、炎海嶺梅芬齒。曇春一例。負幾許、鴛盟豔綺。
判今生付與,浮家多辨,看山清淚。
猶憶新州歌版,誤喚籠鸚,玉人誰是。靈蕪繞袂。馀香綰、絳綃底。
甚眉痕縹緲,佳期鈿盒,難返鴻都舊事。對幽窗、重剔銀釭,恨盈蠹紙。
唐代·陳方恪的簡介
陳方恪(1891—1966)字彥通,齋號屯云閣、浩翠樓、鸞陂草堂。江西義寧(今修水)人,陳三立第四子,陳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稱其為“陳家老七”、“彥老七”。光緒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受家學影響,從小習詩詞文章,傳承散原老人文脈。師從陳銳、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鄭文焯、陳衍、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詩名在其兄陳衡恪、陳隆恪、陳寅恪之上。陳方恪大半生風流倜儻,名士氣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稱為“金陵最后一個貴族”。
...〔
? 陳方恪的詩(135篇) 〕
宋代:
劉塤
時平輒棄置,事迫甘前驅。嗚呼忠義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趨。豈不寄便安,綱常乃當扶。
時平輒棄置,事迫甘前驅。嗚呼忠義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趨。豈不寄便安,綱常乃當扶。
明代:
郭之奇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唐代:
錢起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不居衆芳下,甯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濟振纓客,煙霄各緻身。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明代:
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
宋代:
楊萬里
望中雪嶺界天橫,雪外青瑤甃地平。
白底是沙青是海,卷簾看了卻心驚。
望中雪嶺界天橫,雪外青瑤甃地平。
白底是沙青是海,卷簾看了卻心驚。
:
釋懷深
有求皆是苦,眾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有求皆是苦,衆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