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游春 秋日與伯夔游徐氏園作
曲游春 秋日與伯夔游徐氏園作。近代。陳方恪。 桂院新涼嫩,看秀蕊離離,難畫秋色。曲映朱門,鎖香苔金井,碧梧喧寂。石磴蘿陰濕。認隱約、浪題浮壁。甚杜郎俊賞,歸來惆悵,綠窗風日。弄白。新蟾檐隙。誤臨水眉梢,窺粉簾額。往事豪情,幾因歌駐轡,藉花圍席。屈指韶光隔。嘆勝地、風流都息。恁無聊、掩淚林亭,故人共惜。
[近代]:陳方恪
桂院新涼嫩,看秀蕊離離,難畫秋色。曲映朱門,鎖香苔金井,碧梧喧寂。
石磴蘿陰濕。認隱約、浪題浮壁。甚杜郎俊賞,歸來惆悵,綠窗風日。
弄白。新蟾檐隙。誤臨水眉梢,窺粉簾額。往事豪情,幾因歌駐轡,藉花圍席。
屈指韶光隔。嘆勝地、風流都息。恁無聊、掩淚林亭,故人共惜。
桂院新涼嫩,看秀蕊離離,難畫秋色。曲映朱門,鎖香苔金井,碧梧喧寂。
石磴蘿陰濕。認隱約、浪題浮壁。甚杜郎俊賞,歸來惆悵,綠窗風日。
弄白。新蟾檐隙。誤臨水眉梢,窺粉簾額。往事豪情,幾因歌駐轡,藉花圍席。
屈指韶光隔。歎勝地、風流都息。恁無聊、掩淚林亭,故人共惜。
唐代·陳方恪的簡介
陳方恪(1891—1966)字彥通,齋號屯云閣、浩翠樓、鸞陂草堂。江西義寧(今修水)人,陳三立第四子,陳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稱其為“陳家老七”、“彥老七”。光緒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受家學影響,從小習詩詞文章,傳承散原老人文脈。師從陳銳、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鄭文焯、陳衍、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詩名在其兄陳衡恪、陳隆恪、陳寅恪之上。陳方恪大半生風流倜儻,名士氣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稱為“金陵最后一個貴族”。
...〔
? 陳方恪的詩(135篇) 〕
唐代:
岑參
六月襄山道,三星漢水邊。求凰應不遠,去馬剩須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夢里蟬。襄陽多故事,為我訪先賢。
六月襄山道,三星漢水邊。求凰應不遠,去馬剩須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夢裡蟬。襄陽多故事,為我訪先賢。
清代:
鄒堯廷
巖疆數十里,良楛各異族。地連潁與毫,獷悍習成俗。
頗聞道旁言,謂我少嚴酷。撫心良自慚,十載負民牧。
巖疆數十裡,良楛各異族。地連潁與毫,獷悍習成俗。
頗聞道旁言,謂我少嚴酷。撫心良自慚,十載負民牧。
明代:
王彥泓
掠鬢初齊側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掠鬢初齊側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唐代:
張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下仙云。
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
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王子千年後,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下仙雲。
洩洩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
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
李時勉
仆夫促嚴駕,曉發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
山險歷層疊,路狹經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
仆夫促嚴駕,曉發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
山險曆層疊,路狹經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雲端。
近代:
陳三立
寄命湖船帶夢游,又依海客戀殘秋。
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
寄命湖船帶夢遊,又依海客戀殘秋。
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