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詠十首呈巡使黃玉圃先生 其七
臺灣近詠十首呈巡使黃玉圃先生 其七。清代。藍(lán)鼎元。 臺邑最褊小,徵糧視鳳諸。土狹賦獨重,民困曷以紓。臺灣田一甲,內(nèi)地十畝馀。甲租八九石,畝銀一錢輸。將銀來比粟,相去竟何如。納粟弊多端,斗斛交相瘉。折色比時價,加倍復(fù)何居。鳳諸雖厚斂,什百臺版圖。墾多或報少,以羨補不敷。臺土瘠無曠,沖壓且偏枯。安得相均勻,丈輕三邑俱。徵收同內(nèi)地,含哺樂只且。
[清代]:藍(lán)鼎元
臺邑最褊小,徵糧視鳳諸。土狹賦獨重,民困曷以紓。
臺灣田一甲,內(nèi)地十畝馀。
甲租八九石,畝銀一錢輸。將銀來比粟,相去竟何如。
納粟弊多端,斗斛交相瘉。折色比時價,加倍復(fù)何居。
鳳諸雖厚斂,什百臺版圖。墾多或報少,以羨補不敷。
臺土瘠無曠,沖壓且偏枯。安得相均勻,丈輕三邑俱。
徵收同內(nèi)地,含哺樂只且。
臺邑最褊小,徵糧視鳳諸。土狹賦獨重,民困曷以紓。
臺灣田一甲,內(nèi)地十畝馀。
甲租八九石,畝銀一錢輸。將銀來比粟,相去竟何如。
納粟弊多端,鬥斛交相瘉。折色比時價,加倍複何居。
鳳諸雖厚斂,什百臺版圖。墾多或報少,以羨補不敷。
臺土瘠無曠,沖壓且偏枯。安得相均勻,丈輕三邑俱。
徵收同內(nèi)地,含哺樂隻且。
唐代·藍(lán)鼎元的簡介
(1675或1680—1733)清福建漳浦人,字玉霖,一字云錦,號鹿洲。藍(lán)廷珍堂弟。讀書能文,熟悉閩浙沿海情形。朱一貴起事時,從廷珍入臺,襄助辦理善后,主張墾辟臺灣土地,謂若“廢置空虛”,“即使內(nèi)亂不生,寇自外來,將有日本、荷蘭之患”。雍正初,被召入京,與修《一統(tǒng)志》。授廣東普寧知縣,被誣罷官。事明,授廣州知府,尋卒。有《鹿洲集》、《平臺紀(jì)略》等。
...〔
? 藍(lán)鼎元的詩(15篇) 〕
宋代:
吳潛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
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
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
宋代:
趙蕃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xì)行。
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xì)行。
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明代:
陳子壯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云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雲(yún)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
黃榦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寧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甯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明代:
于慎行
別業(yè)中丞舊,新塘鑿更奇。亭深鳧雁渚,樹老鳳凰枝。
惜往寧多日,徵歡又一時。洗杯酬愛弟,偏憶渭陽詩。
別業(yè)中丞舊,新塘鑿更奇。亭深鳧雁渚,樹老鳳凰枝。
惜往甯多日,徵歡又一時。洗杯酬愛弟,偏憶渭陽詩。
宋代:
黃洪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jié)儉圖。三十六年安靜里,棹歌一曲在康衢。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jié)儉圖。三十六年安靜裡,棹歌一曲在康衢。